第51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朝廷大軍集結,正準備畢其功於一役,多少年的準備就是為了這個時候徹底蕩平北方草原,兄長都被命令收攏軍隊準備北伐,更何況其他軍隊呢?
此時,北伐才是大事,我這兒反而是小事了,為我一人耽擱朝廷北伐大計,實在是不好意思啊,運送那樣大量的錢財,尋常軍隊沒有五千人以上是不能被信任的。但是五千人的軍隊都可以獨立支撐一場戰鬥了,這個時候若是留下兩千精銳肉食軍在我身邊保護我一人。繼而要求朝廷調撥五千人軍隊南下護送錢財,恐為小人所中傷。
先生也知道此事是有多大的干係。我在南方弄了那麼大的動作,朝廷裡不少官員都反對我這樣大肆購買土地的做法,說我不顧國庫空虛,還要大肆購買國家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朝廷一聲令下,這些人哪敢不從,肯定乖乖把土地奉上之類的。現在這些說法實在是很多,對我很不利啊!”
杜如晦在朝廷上為蘇寧據理力爭,李二陛下也表明姿態支援蘇寧的購買土地的做法,這才讓那些反對勢力沒能得逞,加上北伐大事重要,朝廷主要精力都在北伐上,沒空管我這個事情,可是這個事情要是做不好,北伐結束以後。肯定會舊事重提,蘇寧那個時候的情況就會很不利了,一人在江南擁兵七千,是什麼主意?
杜如晦已經告訴蘇寧要小心行事了。這個事情可大可小,但是這一千多萬畝的土地實在是耗費甚巨,除了北伐之用。幾乎把朝廷數年積蓄一掃而空,這裡面還沒有算上不打折和不算折扣的部分。那些意識不到購買土地的用處還有故意想和蘇寧作對的官員那裡會放過此事?一定要小心行事,就算是自己陷入危險。只要保護得當,沒有生命之危,若是到了關鍵時刻,這反而是一道護身符,箇中尺度,自己把握。
杜如晦都這樣說了,蘇寧還能說什麼呢?果斷的沒有請朝廷軍隊南下護送錢糧,而是以不敢耽擱北伐大計為名讓李二陛下派遣南下保護蘇寧的薛仁貴軍團直接北上重新來一遍,這就算是忠心為國了,也算是一個鬥爭的砝碼。
唉,鬥爭啊,那些傢伙,可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好,朝堂上的勢力,不止一股而且如今軍政分開為大勢所趨,就算軍方有意相助也要稍微避諱著點兒,更別說蘇寧之前為了保護軍方避免軍政府的做法也導致軍方不少將軍對蘇寧不滿,此時此刻,尺度若是把握不好,很有可能就是災難。
如此做法,蘇寧也是無奈之舉,而且蘇寧更有更深一層次的想法:“我知道先生為何而擔憂,我也明白,我現在身處危險之中,但是,有一句話叫做置之死地而後生,那群人若永遠在暗處,還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抓到他們剿滅他們,被一直盯著的感覺很不好,到那時可就是四面環敵了,此時若是有一舉剿滅之的機會,我當然要嘗試一下。
我就是最好的誘餌,把他們誘出來,只有把他們誘出來,我們才有辦法除掉他們,否則他們永遠藏在暗處,我等在明,他們在暗,還要費心費力時時刻刻提防著,這種日子的感覺很不好,先生,我寧願此時身陷險境,一舉擊破這群賊人,也不願意今後花費大量時間和他們暗中爭鬥,我也要估計到家人和莊子的安全。
我估計他們的老巢如果就在這裡的話,一定會非常想要我的命,我一死,他們少了多少麻煩?我就把自己放在這裡,我就只有三百人的護衛,我倒要看看他們如何把我除掉,如果他們除不掉我,讓我等來了援軍,那死的就是他們了,正好,這個機會,還可以把所有心存異志的不軌之徒給吊出來,斬殺之!不過先生你放心,萬一我深陷陷阱,一定會先把你送出去,你一定不會受到傷害的。”
崔孝義憂慮地看著蘇寧道:“二郎,老夫擔心的不是這個,老夫一把年紀了,能活到現在這條命還是二郎給的,老夫很知足了,老夫就是擔心二郎啊,二郎若是有個三長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