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新,把官職公佈,讓所有人按照自己的長處去考取職位,唯才是舉,這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可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問題要關注,必須要有配套措施才能保證事情到來的時候不會手忙腳亂,山東和燕地不同於江南,基層政權的建設一直都在進行,而江南是一片荒蕪,所以山東和燕地有四年的時間差不多就夠了,這就不像江南,四年的準備時間還不知道夠不夠,大唐甚至需要更多的軍隊去剿匪,去維護秩序,這樣才能保證江南的建設成功。
所以他們同時還提出,既然要建設江南,那麼就要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三方面同時進行,江南地區各道的軍府數量就要提升,伴隨著人口的增加,這是必然的,只重關中而不重各地,這是錯誤的。
另一個時空裡開發江南移民江南的最早策略提出者是魏徵,但是一經提出就被群起而攻之,群臣激烈反對,李二陛下無奈,只好放棄,魏徵也沒有多做堅持。
而在這個時空,多了蘇寧這個變數,還有大量糧食增產的實際證據提出,江南開發計劃的代表性奏章《江南疏》也被其他人提出來。但是魏徵一直都是開發江南計劃最堅定的支持者,甚至曾經自請為荊州刺史或揚州刺史,雖然李二陛下沒有答應,但是李二陛下還是把相當一部分的權力下放給了魏徵,讓他去做。
所以接到這份《科舉革新疏》的時候,李二陛下非常高興,立刻批示此奏章,下達到中書省,魏徵接過奏章一看,非常滿意。正和自己的心意。於是大筆一揮表示同意,朝廷各部門立刻下達了科舉考試革新的命令,四年準備期,和四年之後的一年一次全面開放。
訊息下達。全民歡騰。也不知多少年。庶民終於取得了對世家豪門的戰鬥的勝利,終於得到了直達朝堂之路,從此往後。朝廷選拔官員將唯才是舉,任何人,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考取朝廷公佈出來缺乏的官職,考上了就可以做官,再也不用看世家大族的臉色或者違心的成為世家大族的家臣,門生故吏。
繼武人獲得了直達朝堂之大道通行證,不用再去違心的成為護院武師而成為走狗之後,文人也終於獲得了這個權力,可以透過自己的才華而獲得官位,獲得成功,而不用靠走後門,出賣自主權而獲得高位,一輩子不痛快。
而且新的科舉制度在蘇寧的據理力爭之下,還取消了一個相當讓人覺得蛋疼的規則,充分體現了人類以貌取人的本性的規則……
那就是要做官,不說帥哥,起碼也要五官端正,眉目堂堂,一表人才,你要是長得歪瓜裂棗,那就別想做官了,回家種田吧……
唐代的科舉就有這麼一條,**裸的以貌取人,所以當前大唐朝堂裡面除了尉遲恭這個大黑炭其貌不揚以外,大多數人,就連程咬金,也是相貌端正,威武雄壯,反正不會讓人覺得醜,整個朝堂都是一表人才的人才,各個才貌雙全,典型的高富帥,這讓蘇寧覺得非常不爽,因為很多官員都長得比他帥。
於是蘇寧在商量新科舉的具體條例的時候,就把這條以貌取人的條例拿出來,狠狠的批駁:“後漢建安年間,龐統士元其貌不揚,然深為其叔龐德公與水鏡先生讚許,稱其為鳳雛,與臥龍諸葛孔明齊名,世人傳言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諸葛孔明不需多言,一表人才,而龐士元貌醜,卻依舊身懷治國安邦之術。
其先往東吳,孫權以其其貌不揚且狂妄自大而棄用之,失一大才,而後投劉備,劉備亦是以貌取人,只是因手下缺乏人才而將將用之,竟以治國安邦之大才管理區區一縣,後張飛得知,往觀之,這才使劉備驚覺因以貌取人而險些失去大才,可惜龐統英年早逝,諸葛孔明治蜀,使得蜀漢以一州之地抗衡強魏十州之地四十年,若龐統不逝,又當如何?夷陵之戰不敗,又當如何?
張松容貌短小,然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