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讓朝臣分裂,讓幾個派系相互對立,今天扶持這個打那個,明天扶持那個打這個,哪一個比較強勢就對付哪個,哪一個比較弱勢就要扶持哪個,總而言之,朝堂的平衡與對立是帝王心術的最高層次,也是讓千百年來無數英才豪傑被一個看似平庸的皇帝玩弄於鼓掌之中的根本原因。
高建武傻嗎?笨嗎?蠢嗎?
答案毫無疑問是否定的,一個蠢材怎麼可能領導高句麗和新羅百濟兩國還有隔海相望的大唐並立於世?高建武絕對不是蠢材,相反,他還有一定的才能,他的治國能力絕對不低,只不過性格上不是很強勢,比較溫和,在國策上也多采取保守溫和的方式,這才會使得國內的民生不錯,但是**現象和權力結盟現象非常嚴重。
要是李二陛下這樣的皇帝,聽說了國內什麼地方有**現象的發生,肯定會勃然大怒,然後派遣自己的爪牙到那些地方去打貪,這是其次的,要是有類似於某些權臣出現的跡象,那更是不得了,立刻就會以狂風暴雨式的打擊使之被消滅在萌芽之中,他的確善於納諫,但是同時,他也很注重權力。
高建武差就差在性格不夠強勢,所以遇到了性格更加強勢、野心勃勃的泉蓋蘇文,才會被徹底打垮,丟了王位,丟了性命,這才什麼時候,這個跡象就已經顯露出來了,當了那麼多年王了,卻連一個三十多歲的臣子要求出兵的要求也反駁不了,只能自己安慰自己,然後聽從,雖然覺得有必要遏制一下泉蓋蘇文的權力,但是,似乎已經有些晚了。
他已經失去了這樣的機會了。
薛仁貴率領前軍衝鋒隊拼命的猛衝猛打,也不管其他的什麼,只管衝,只管殺,只管放火焚燒這看似繁華的宮殿,不僅僅王宮在燃燒,整個高句麗王都都在燃燒,裡面薛仁貴在燒,外面蘇寧在燒,誓要把這座城池給他燒光不可,關於高句麗的一點點東西都不要留下,文化,文字,文明,歷史,就在這一刻徹底終結吧!
蘇寧在王城外掃蕩了所能看到的每一個政府機構,按照不少潛伏在當地的血滴子的引路,找到了一個又一個權貴之家,二話不說,放火燒之,男女老幼一個不留,皆殺之!要讓高句麗的統治階層徹底毀滅,讓他們徹底失去作為一個國家所必須要留存的統治基礎,這樣一來,蘇寧離開之後,高句麗政府就算是崩潰了,若要重建政府,蘇寧相信,應該可能性不大了。
找到一個官員殺一個,找到一個權貴之家就放火燒一個,化整為零的大唐騎兵隊以最快的速度徹底掃蕩了幾乎全部的政府部門,接著,蘇寧率領親兵衛隊衝入了高句麗王宮,按照他的準備,他是打算把高句麗的民部也給徹底毀掉,那裡有高句麗的戶籍名冊,高句麗的人口統計,蘇寧不打算知道,知道也沒什麼用,大唐會全部重建的。
但是對於高句麗而言,在自己撤退之後。那些苟延殘喘的傢伙若想重建政府,最重要的就是戶籍名冊和人口統計數目,這是稅收的唯一依據,而作為維繫國家存在所必需的稅收制度,如果稅收崩潰了,那麼國家也就無法執行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劉邦入咸陽之後蕭何會迅速把前秦的類似於民部的機構給保護起來,那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代表。
而把這些東西給毀掉之後,高句麗就徹底失去了在短期內重新恢復有效統治的機會,他們將會落得和當初的吐蕃一樣。大大小小的豪強林立。爭奪霸權,高句麗就算產生了新的王者,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大唐進行報復之前恢復統治,那是不可能的!
國民政府就在這一點上吃了大虧。從二次革命所引發的全面軍閥割據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