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之前編好的身份對自己的美好童年娓娓而談,雖然有德國及柏林大學的造假經歷。但他考慮之後還是覺得應該放棄德國的一切,只說英美就行了。

會談的時間因為這個例外的問題拖了很久,麥考密克很顯得興奮,他的高興與其說是這個革命者有這麼豐富的童年,還不如說他在美國的成長經歷會讓美國民眾產生極大的共鳴,想想一箇中國的革命者居然是在美國、在紐約度過他的童年,這會讓所有美國人興奮的。他再一次的問道之前的問題,“如果革命成功,那麼未來的國家將會是美國式的嗎?”

楊銳還是按照之前的準備好的答案說道:“美國是自由世界的核心,民主的保護神,人民的朋友,**者的敵人,所有的封建統治者都把美國當作眼中釘,美國是人類社會成功模式的榜樣。未來的中國……”說道這,自覺說的很噁心的楊銳停了一下,跳出了原有答案說道:“但是現在中國的各個方面都很不成熟,貿然的參照美國模式將會很不適合,我想我們只能經過很長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這個夢想。”

麥考密克也注意到了他回答的前後不同,追問道:“那需要多久?”

楊銳笑道,“我只覺得一百年太短。其實現在的中國就像是1860年的美國南方,農業是這個國家的主要產業,農民和奴隸一樣都被束縛在土地上,並且非常的貧窮。美國當初即使有南北戰爭,有北方的支援,南方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融入了北方的。中國現在的情況是沒有一個已經資本化了的強大北方,同時又有幾倍於南方的農莊主,所以她要實現的真正意思上的共和需要非常長的時間。”

跟美國說中國只能借用美國的歷史,要不然他們聽不懂,而顯然,麥考密克對楊銳的說法極為滿意,他來中國已經五年了,這是一個完全古老而愚昧的國家,富人們有這奇怪的嗜好,他們對自己所擁有土地和妻子數量的重視,完全超過了金錢。他認為楊銳是一個非常西方化卻又很深刻了解中國本身的人,他相信,只要把對楊銳的專訪發動美國,那一定是引起轟動的,特別是他居然是美國生活了近十年。

忽悠完麥考密克並把他送走之後,楊銳一下便把皮靴給脫了,他之前的皮靴因為太久了,所以沒穿,現在找個這雙靴子太窄,他穿了半天之只感覺腳夾的生痛。他跳著腳上了馬,在警衛連的護送下往四平行去。

回到營地的楊銳似乎有些無所事事,日俄都在等待著海戰的結果,獨立軍訴苦會已經完畢,士兵們都哭了一遍,現在戰意正濃,每天都和對面的日軍使勁對射,這便讓負責後勤的馬德利多夫常常抱怨。但畢竟獨立軍隊打日本人的,子彈給的足,就是炮彈給少。而滬上那邊,王季同已經出院在家休養了。子彈打在他胸口,在心肺之間的穿過,算是撿了一條命——楊銳當初給他的回電是同意遊行,但卻交代了他和蔡元培不能去,可是他見這樣送學生去送死,於心不忍。楊銳後面知道滬上那邊的情況,好半天都說不出話。實在是空閒的很。沒事可做的楊銳有想著去通化看看,徐華封馬上就要到了,那邊才是復興會的根基啊。

經過十多天的長途跋涉,楊銳快到通化新城的時候,對馬海戰開打的訊息便傳了過來。他拿著電報不驚不喜,這是早就知道了的。倫敦的錢就等著再撈一筆就能抽回國內了。雖然海戰並不是象之前陸戰一樣。被人們認為實力相差懸殊——俄必勝日必敗,但俄國艦隊兩天之內全軍覆沒還是很有轟動性的,國債的波動沒有奉天之戰那麼大,但還是能掙不少錢的。

想到有錢了楊銳不由的高興起來,不過一會他又感覺日本真是狗屎運,要是他把東鄉大拐彎提前告知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