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新章節。”
耶和華的聲音輕柔平靜,他的手握住伊斯塔爾的力量也輕柔平靜,但伊斯塔爾卻掙脫不開。
“為什麼這樣做!”他悲傷而憤怒,“為什麼要這樣做!”
“你出生前伊甸園迎來第一次死亡。冥土的主人伊爾卡路拉錯誤降生在了伊甸園,她的身軀無法適應自然與永恆之力的衝擊,在阿格利博爾與亞當面前化為飛灰。這段事實我已同你說過了,現今我會告訴你一些你尚不知曉的。”
伊斯塔爾淺淡的藍眸呈現出某種遭遇過大打擊而產生的錯亂的灰敗。他生性純粹,又對耶和華很有好感,如今自然無法承受真相的重壓。
更何況——並不難想到——雅裡赫博爾真正沉睡的緣由究竟為何。
他的手仍舊被耶和華溫柔地握在掌心。這似乎是一種撫慰,又似乎不像是一種撫慰。伊斯塔爾無法想象,這個淺淡的男人——他的情感是不是也一樣淺淡稀薄。他的情緒似乎比沒有情感的梅利思安更不易波動。在他做過曾經的那一切之後他是以什麼心情在做如今所做的事情?
伊斯塔爾眼睫顫抖,他看著耶和華的無色瞳孔,不知該如何面對,但耶和華卻平靜地注視著他。
耶和華說道:“生命樹之源使我們降生,自然與永恆創造了我們,它希望我們盡到自己的職責,我們發揮了全部用處之後我們也便不必要繼續存在了。我說出一切我所知的事情之後便會死去。伊甸園中再沒有耶和華。但‘耶和華’還會降生的。原本的世界即是這樣。但最初創造一樣東西總是各有缺憾,我們誕生於自然與永恆,居住在號稱無憂的樂園,但既有永恆便該有短暫,既有無憂便該有憂慮。這是平衡,是世界的存在之道。我思索短暫與憂慮將從何處來,隨即發現除了我們喜愛以及賴以生存的力量之外,還有一種與之相反的力量。”
“我們不該稱這種力量給伊甸園帶來了短暫與憂愁,恰恰相反,是伊甸園使得這種力量短暫與憂愁。就如同降生伊甸的冥府之主,她無法承受伊甸的力量,所以她死亡了。這就是短暫,這就是憂愁。我們不可也無法消除這種力量,它存在於我們身邊是不安定的,但我一時間又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才好。我探索了生命樹之源,想到既然事物皆有正反兩面,那麼生命樹之源也可以有另外一個出口。於是我想盡方法在生命之水的儲地之下挖掘,創造了背面的世界。那裡我將它稱為冥府的伊甸,生命樹之源的另外一個出口就在那個世界。”
耶和華停下來思索了一會兒,似乎是在考慮要不要將一切真相都告知身旁這位名為金星的青年。無數時光以來,他是很少踟躕不決的,至少很少將這種踟躕不決表現出來。那些令他為難的選擇他都自己承擔,因為他保護著他的兄弟姐妹,從來不願意讓他們知道更多。知道更多自己無力解決的難題就會誕生煩惱——就當作耶和華鄙夷了旁的所有人的智慧了吧。
他從未說出口。
連梅利思安都沒有告訴過。——但他知道梅利思安足以推敲出大部分真相了。
只有這一次,他這樣認真地思考,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應當將一切告訴身旁的這位青年。
這個人,應不應該承擔這份煩惱?
畢竟在從前他為別人所做的選擇最終都會走向好的方面,但這次卻是……要求別人幫他承擔。
其實只有短短一小會兒的遲疑,畢竟耶和華已經把這個事情在心裡思索了無數遍了。最終他說:“我會把一切都告訴你。”
伊斯塔爾似乎並沒有覺得這句話有什麼突兀的地方。他的頭腦還沒有從巨大的真相刺激中緩和過來。他顯得遲鈍又茫然。
那雙淺淡藍色的眼睛——與梅利思安如出一轍,但卻不像梅利思安所擁有的那樣彷彿冰封海面般的冷淡——唯有純淨,唯有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