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別人。

而十月份,楊釗更名國忠,乃為皇帝御賜的之名。

又是忠妃的兄長。

一時間,楊國忠的風頭,可謂是一時無二。

但,想要攀附楊國忠,呂簡的資格還不夠。

他連跟楊國忠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呂簡思來想去,決定出賣李武,以求進身手段。

無論怎麼的,他愛的還是付悅。

付悅失蹤了之後,呂簡簡直就如熱鍋上的螞蟻。

他想去尋付悅,可是呂家不能任著他走。

而他也沒有人手可以用。

所以,他必須要進身到楊國忠身邊,撈個一官半職的,才好動手。

到現在,呂簡已經非常的確定,付悅就是上一世的付悅。

並且帶著上一世的記憶。

而且,就在這一年的八月,河西節度使安思順,又權知朔方節度使。

安祿山封東平郡王,兼河北道採訪處置使。

權寵日盛。

而李林甫日漸式微。

天寶十年末,南詔反,而羅洪鎮守與南詔不遠,卻是按兵不動。

呂簡可不管什麼國家大事,他現在著急的,便就是付悅的下落。

可是,任呂簡轉了個遍,一時也不得進身。

一直拖到了天寶十一年的春天,呂簡才得到了機會。

呂簡每日監視李武,想要透過李武來投楊國忠。

現在朝堂上,楊國忠與李林甫爭權爭得厲害。

然而,新任的京兆尹王,也頗得皇帝的寵愛,一人領二十多職位。

而王與李林甫雖然不相互為伍,卻也全都是楊國忠的政敵。

而李武與王弟王焊交好。

而王焊膽大包天,竟然想幫著哥哥殺了李林甫、楊國公,以獨攬大權。

呂簡得了這一訊息之後,便就偷偷的向楊國忠告密。

楊國忠大驚,趕忙連夜進宮,身皇帝報告此事。

當然,楊國忠自然便就順手陷害王,說主謀肯定是王。

但皇帝卻覺得,他對王極好,而王已經位極人臣,應該不至於參與。

但派了楊國忠與王兩個,一起帶兵剿滅。因為有王處處掣肘,楊國忠竟然打不過亂軍。

最終還是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帥了飛成禁軍四百人,斬殺了逆黨。

皇帝欲放了王,特下敕命,不論王焊之罪。

雖然王焊欲殺李林甫,但李林甫卻深知現在朝堂之上,他與楊國忠、王三國頂立。

若是王倒了,那麼王的職位,多半會落到楊國忠的身上。

那麼,朝堂之上,便就會出出楊國忠一家獨大的局面。

李林甫自然不樂意看到這種情況出現。

因此上,極力為王辯解。

皇帝自覺難以下臺,便就想讓王上認罪表,然後便就赦免王。

於是,皇帝讓楊國忠去給王傳話。

結果楊國忠將話傳了一半,而言外之意,便就是隻要王認罪,便就會被賜死。

這讓王如何敢上認罪表?

於是遲遲等不到王伏罪表的皇帝大怒。

而王焊想殺了的另一人,陳希烈,又極言王該死。

於是皇帝下旨,讓楊國忠主審王。

最終,王被賜死。

而京兆尹之職,果然就落到了楊國忠的頭上。

這還不算,正如李林甫所料想的那樣,王身上二十餘職,全數都落到了楊國忠的頭上。

李林甫大恨。

而呂簡乘勝追擊,又向楊國忠告發李武狎妓一事。

於是楊國中又在皇帝耳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