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空了問問看。”老周點了點頭。 “長官,宋家那邊沒有說什麼吧?”李航忍不住問了一句。 老周聽到這話,看了看周圍,雖然沒有其他人,但他還是壓低了聲音解釋,“倒沒有直接對我抱怨,不過中航那邊肯定是有些不滿的。 其實也還好,我瞭解過中航的執行情況,生意很好,飛機根本不愁沒人坐。宋家的生意很多,不至於為這件事專門來找我們的麻煩。 其實最慘的還是歐亞航空,他們給我們出售的三架飛機,最後反倒是搶了他們不少生意。” “還是長官有先見之明,提前從歐亞航空那邊買到了三架客機。” “哈哈,當時他們還覺得賺了,沒想到成全了我們。”老周頗為得意。 其實他最開始並沒有預想到這種情況,只是想要買幾架飛機來暫時執行航線,不想去等美國那邊的飛機。 如今倒是成了意外之喜。 結束跟老周的通話後,李航得知空軍第三總站站長找他。 這位總站長是他去了美國之後才調來的,姓陳,是一名中校。 只不過這位陳站長如今已經四十歲了。 不要覺得其混的不行,四十歲晉升為中校也算是很不錯了。 要知道整個抗戰期間,空軍的少將也就幾個、校官也只有幾十個。 中校和上校基本都是北洋時期以及軍閥混戰時期的航空元老,給他們這種職位就是發安慰獎,用高官厚祿來表示空軍對前輩的愛戴。 只不過這種人一般都在航空委員會、學校和場站擔任虛職,而具體事務就是下面的尉官和少校在做。 就說目前第三總站的事情其實就是一名上尉在負責。 梁山機場原本設有梁山站,只是一個普通的航空站。 但隨著武漢會戰中國府失敗,國府基本上所有部門都遷到重慶,所以梁山就成了保衛陪都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在這裡成立了空軍第三總站。 管理包括秀山、來鳳、開江、恩施等站。 這其實就是地勤部隊,但也有一些守備部隊,就像梁山目前就有一支守備部隊。 其它機場就差了一些。 之所以讓李航疑惑的是,這位陳站長怎麼想起找他了? 有事情的話不是狄副站長找他嗎? “那位陳站長是個什麼情況?”李航只能問搭檔鄭紹愚。 “據說是以前軍閥混戰時期的飛行員,是空軍的老前輩了。平時他基本都不在這裡,我們對其瞭解也比較有限。”鄭紹愚一臉無奈。 “走,去看看怎麼回事。”李航見狀,就直接去總站長辦公室去找對方。 其實總站長辦公室就在他的指揮部旁邊。 場站和他們作戰部隊不是一個系統,所以辦公樓也不在一個地方,不過他倒是熟悉場站辦公樓。 說是辦公樓,其實就是一層的木板房。 整個機場的建築大部分都是一層樓,少數的有兩三層樓。 “狄副站長,你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嗎?”在看到一位前輩後,李航忍不住問了一句。 狄副站長本名狄志揚,是中央航校一期的,資格老得沒法。 副總站長的職務屬於少校,但狄志揚本身卻只是上尉軍銜,但一般都把他當作少校。 這跟國軍的軍銜停年有關。 少尉升中尉要一年半,中尉升上尉兩年,上尉升少校四年,少校升中校三年,中校升上校三年,上校升少將四年。 這意味著一個軍校生畢業就是少尉,那麼他最快需要十七年半才能升為少將。 軍校生畢業一般是二十來歲,相當於最快四十歲就能升少將,這麼看也還行。 停年制度是整個國軍都在遵守的,但也有例外。 而到了抗戰時期,對於那些有功的將領,總不可能不晉升吧? 所以就出現了軍銜和職務不匹配的情況。 就像是那位200師的廖參謀長,在歷史上初次擔任第九兵團司令官時,軍銜是上校,但職務卻是中將。 眼前的狄副站長就是上尉軍銜,少校職務。 李航其實也是如此。 他的功勞是大,所以職務上晉升很快,如今已經是驅逐機副司令、第九大隊大隊長。 但他的實際軍銜是上尉,只是一般沒人會當他當作上尉。 其實這就很尷尬,但也是沒辦法的事。 就算是把他的軍銜晉升為少校,也需要等等。 停年這種事情,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