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卷,上千冊。氣得他破口大罵!
雖然用《永樂大典》給自己掙了面子,但陳鳴還是覺得自己很有必要給羅伯特去一封信了,他不僅要整套的《不列顛百科全書》,還需要購買它的中文版權,組織人力翻譯,然後爭取早早的在國內刊印。
至於陳鳴對於歐洲人所說的綠茶、豆芽等物品,事實證明在航海之間確實有效用。
“尊敬的殿下,因為這項新的發現,綠茶的價格在歐洲上漲了50%。”
斯蒂芬牛頓是一個態度很嚴肅的學者,他是一名史學家加漢學家,先後在牛津和愛丁堡大學當過教授,年齡四十七歲。此次來華的歐洲學者裡逼格數他最高。陳鳴很好奇為什麼他願意在這個時候來到中國,以他的學識在歐洲很輕鬆的就能過上中層階級的生活。
但牛頓閉口不談。
羅伯特送來的資料裡更是說他是主動找上門的。
牛頓雖然沒有來過中國,作為一名合格的漢學家,對中國政體卻是有一定水準的研究與瞭解。當然了,漢學家並不一定都會說漢語,他嘴裡蹦出來的漢語陳鳴都聽不懂,據說是根據利瑪竇的《西字奇蹟》和金尼閣的《西儒耳目資》而學來的‘漢語’。現在正處於重修中!
他能認得一些漢字。
牛頓對於陳鳴在陳漢的地位有著充分的認知與瞭解,牛頓很希望自己能夠留在陳鳴身邊,即使他需要先去外語學院任教,但他很希望自己能近距離的待在陳鳴的身邊。
陳鳴感覺不出來牛頓的惡意,卻能察覺的出這個牛頓對自己充滿了興趣,用的他的話說他要為陳鳴寫下一本《起居注》,記載下一個真實的他,將他真實的形象刻畫在文字裡。
牛頓是來華的技師和學者中間唯一一個喝的慣綠茶的人。英國不是沒有綠茶,而是數量相對紅茶要少很多,同時喜歡喝綠茶的人也很少。用中國式的清茶方式喝綠茶的更是少中之少,牛頓卻是一個。這讓陳鳴對他有了些好感。
“英國社會中相當一部分人對於中國的認知存在著偏差,而古老的書籍記載的又只是中國的過去,我希望留在太子殿下的身邊,作為一個史的見證者,用我的筆記下一位對中國註定有著深遠影響的真實的君主。同時也記載下真實的,不虛假的中國,讓我的同胞能夠真正的認識到中國。”
“安森閣下的《環球旅行記》裡關於中國的記載似乎有所欠缺,但對比商人們的那一張充斥著謊言的嘴,我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喬治安森,英國皇家海軍繼弗朗西斯德雷克之後第二個環球航行的艦長。他的戰船“百夫長”號是進入中國水域的第一艘英國艦船。
據傳聞,安森和他的戰艦【本來六艘,進到太平洋的時候就只剩下一艘了】西1743年抵達菲律賓附近海域。在這裡,他指揮“百夫長”號俘獲了一艘西班牙運送財寶的大帆船,然後將這些財寶運到中國廣東拍賣,獲得40萬英鎊。但陳鳴覺得這訊息很荒誕。
40萬英鎊是什麼概念?依照三十年前的銀價,那至少是一百五十萬兩平庫銀。
當然陳鳴對於安森的更重要的一個印象就是他那本書。
隨著西力東漸,中國長期擁有的光環消退了,尤其是在英國這個崛起的到過。西1719年,英國作家笛福推出了他的《魯濱遜漂流記》續篇。笛福並沒有來到過中國,可他筆下的魯濱遜來到了中國,感到中國人“無知又骯髒”,“而且又組織得不好”,他們的航海、貿易和農業“很不健全”,知識與科學技術“相當落後”。隨後不久,英國海軍上將喬治安森在其西1748年出版的《環球旅行記》中又向歐洲展示了一個“欺詐、貧困、墮落、愚昧無知又冥頑不化”的中國形象。很快的,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在他的巨著《論法的精神》中,對中國這個“既無法律又無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