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募自己的舊部,又創下了一番基業。
這兩年來鄭芝龍也奉清所令,連續寫了四五封信,或以父子之情相勸,或以富貴名利相誘,勸鄭成功投降清廷,但都被鄭成功義正詞嚴的拒絕,雖然毎一次收到了鄭成功的拒絕信之後,鄭芝龍都會在清廷面前表現得痛哭流涕,大罵鄭成功逆子不孝等等,但心裡卻是暗爽不己。這一點鄭芝龍心裡是十分清楚的,一但鄭成功也投降了清廷,鄭氏一族也就真的沒有半點指望了。而現在起碼來說,假如自己一家真的在清廷有什麼不測,致少還有一個可以為自己報仇的人在。
因此不想和兒子在戰場上交手,也是鄭芝龍下令撤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然清廷的水軍諸將們對這一道命令都沒有異議,畢竟剛才的戰況大家都己經看得很清楚了,誰都明白,上去根本就是白白送死,就連鄭芝龍身邊幾個監視他的清軍將官也都這樣想,結果清廷的後續船隊紛紛調頭,向軍港敗退而去。
這時在戰場上,戰鬥基本都已經結束,清軍先鋒船隊的全部二十五艘龜甲船,被擊沉十七艘,剩餘的八艘也都降帆投降,可以算是真正的全軍覆沒了。在剛才交戰的海面上,盡是清軍殘破的戰船碎片,爛帆殘舷和在海水裡掙扎計程車兵。
而中華軍出戰的三十九艘戰船,並無一艘被毀,只有五艘戰船受了一些輕微的傷損,人員只被對方打死了九個人,總體來說,並不影響戰鬥力。
這一方面是因為中華軍的戰船數量太多,而且己經將龜甲船全部包圍,令龜甲船根本就無路可逃,另外龜甲船隻有一根主桅,運轉不靈活,速度不快的弱點,也在這時候全部暴露出來,雖然有幾艘船能夠及時的轉過了方向,想要逃離戰場,但也沒跑多遠,就被中華軍的戰船追上,不是被擊沉,就是選擇投降。當然清廷的後續船隊也洠в懈俠淳仍��彩潛鷚桓鮒匾�囊蛩亍�
而在中華軍的陣中,沒有出戰的鄭成功,及手下的諸將也都震驚不己,其實這一戰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中華軍的艦隊憑藉的就是強大的火力,可以說全場戰鬥,中華軍都是倚靠的壓到性的優勢火力,完全硬吃對手,毫無花哨。但越是這樣,也越顯得中華軍的海軍實力強大。
鄭成功估計,如果換上自已的艦隊出戰,要打贏這一仗當然也不成問題,但要像中華軍這樣贏得輕輕鬆鬆,遊刃有餘,而且還幾乎是零傷亡,哪可就做不到了。
現在鄭成功手裡也有六艘兩千料的戰船,但都是中國傳統的福船樣式,這一次帶來了四艘,但毎艘船隻能裝配四十門左右的火炮,而紅衣大炮只有十門左右。而這樣的戰船,在伏波軍的艦隊中,只能當輔助戰船來用。伏波軍裡真正的兩千料左右的主力戰船,屬於二級戰列艦,火炮數量一般都在九十門左右,而現在伏波軍二級戰列艦一共有八艘。更不用說還有一艘一級戰列艦。雙方最頂尖水平的戰船,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上。
因此這時鄭成功也能夠理解,為什麼這兩年來,商毅能夠連續戰勝曰本和西班牙軍,佔領呂宋。當然盟友的實力越強大,對自巳來說也越有利。鄭成功也對擊敗清廷的信心更足。
這時成鋼己經看到了清軍的後續船隊掉頭撤退,因此也立刻下令,所有主力戰船馬上脫離戰場,追擊清軍的艦隊,進攻大沽口的清軍船港,輔助戰船留下來,打掃戰場,接收清軍戰船的投降,抓俘清軍落水計程車兵等等。而鄭成功帶來的船隊,也隨主力戰船一起追擊。
命令傳到鄭成功的座艦上之後,隨鄭成功一起出戰的鄭鴻逵指著遠處清廷撤退的戰船帆影,道:“明儼,大哥也許就在那邊。”
其實不用他說,鄭成功早就看見對面船陣中的“鄭”字旗號,他當然知道鄭芝龍出任清廷水軍提督的訊息,也自然可以猜到,對面恐怕確實是鄭芝龍親自率領船隊出戰。雖然自己的艦隊沒有出戰,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