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是他殺官洩憤之後跑路的。”
聽到這裡,高方平當然知道是戴宗暗下通知李逵跑路的,甚至還給了盤纏。跑了,基本上就坐實了賊名,然而沒辦法,在這個時代不跑的話李逵真不會有什麼活路,一樣也被強行背黑鍋。很顯然黃文炳的死,要被蔡倏用李逵等人來頂鍋了,好平息這麼一個震動朝野的事件。
當然了,通知李逵跑路這些問題,戴宗明面上不會承認。高方平也沒心思去管他戴宗的小心思小貓膩。李逵是個一點不重要的人,就算真是他殺了黃文炳,他也不重要。他自己是個不會主張、不帶腦子的人。真正重要的是:黃文炳到底為了什麼,而被人殺了。
需要殺死一個通判來掩蓋的真相,這個案子會是真正的“老虎”,難怪張叔夜堅持頂住壓力,讓高方平帶神衛軍進駐江州了!
這個案子的難點在於,根據蔡倏的需要他可以有很多的說辭。畢竟黃文炳這樣的人,仇人多是肯定的,想殺他的人,肯定不會只有十個八個那麼少。
抬起茶碗一口喝光了後,高方平道:“通判黃文炳遇害的現場,誰勘察的?”
戴宗低聲道:“乃是湖1口知縣鄭居中縣爺,親自帶人去勘察。”
“誰報的案?”
“乃是回城的一個百姓報案。”戴宗抱拳道。
總之,他是說話聲音越來越低了,隨著詢問的深入,就算他已經決定了站隊小高相公,但是這些事扯了起來,真的讓人心驚肉跳。案情不用去分析,僅僅是隨意的說說,職業使然的戴宗,也覺得其中疑點甚多,譬如百姓報案,百姓如何在天色黑暗的情況下認識那是黃文炳屍體?那次黃文炳是簡裝出行私訪。
最讓戴宗頭疼的在於,高方平不是個昏官,聽後就覺得有問題,於是疑惑的道:“天色黑暗之際,百姓如何得知遇害的人是黃文炳?若不確認是官員遇害的大案,鄭居中的風格,為何會第一時間親自帶人勘察現場?”
戴宗抱拳道:“這些東西,卑職也有疑惑,卻無法開聲去詢問,無法得知內情。興許案情並不複雜,只是說這個事件太過敏感,知州大人以及鄭居中縣爺對這些隻字不提,更加不許別人詢問,那麼,還有何人敢於此事上詢問?”
高方平第二次聽聞“鄭居中”這個名字的時候,楞了楞,總算是想起這個傢伙是誰來了。
這個傢伙做過起居室人,有翰林學士銜。乃是皇城鄭妃兄長,是個很牛的人。
在史上來說他一開始是蔡京的人,後來則是張康國的人。和張康國一樣有點兩面三刀的特性。又後來,有傳言說張康國表面是蔡黨的人,暗下卻受皇帝密令節制監視蔡京,是不是真的這個無從考證。但蔡京那樣的梟雄,肯定自此就和張康國不對付了,那麼靠向了張康國的鄭居中,自然也就不受蔡京的待見。
史上這個鄭居中戰力還是很強的,理應在去年張康國事件之後,出任樞密事的。但因為小高的到來把朝局給攪,又因為張懷素案的傷害擴大,鄭居中就算作是張康國的人,一起被蔡京貶出京了。貶的可真夠慘的,在大宋算是被一擼到底了。從一個大員,一口氣貶到湖口來知縣。
蔡京真的是個政治鬼才,能看到很多東西,所以當時藉助張懷素案件,就把鄭居中給踢飛了。因為史上,後來鄭居中這這傢伙也真的和蔡京處處作對了。與此同時,鄭居中也大肆抹黑攻擊張商英等人。(未完待續。。)
第392章 恐怕遇到了一次假的判決
不過,高方平對鄭居中這個人的印象很不好,鄭居中是個壞蛋,並不是張克公那樣的敬業噴子、對事不對人的亂噴。鄭居中就是一個真正的小人流氓加瘋狗。感覺把誰都當做敵人亂咬。
最大的問題,他是皇帝的舅子,他妹妹就是現在最得寵的人。鄭妃也是史上,參與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