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所傷奮力逃出。恰遇公子馬車經過相救,不甚感激,無以為報。公子綁我於榻上,必是怕我傷好暴起傷人;公子多慮了,妾若非為人所逼,又怎會做這作奸犯科之事。今私事緊急,不得已不辭而別,留書於君,失禮勿怪。另此劍乃我家傳之物,一名鳳鳴,一名龍翔,留龍翔劍與君,日後相見以此劍為證,雙劍合璧時必感君相救之恩,任君差遣。公子保重。妾蘇紅菱拜上。

韓暮轉目看去,小几上一把短劍靜靜的躺在那裡。韓暮拿起寶劍,但見劍鞘墨綠,鑲嵌著數顆寶石,熠熠生輝。韓暮微微拔出少許劍身,一股寒氣襲面,銀白色的劍身上寒光流轉,靠近手柄處兩個篆刻小字曰:龍翔。

韓暮手持寶劍靜靜矗立在那裡想到:難道我這小地主公子的夢就這麼難以實現麼?

吳興太守王獻之正平靜的端坐書房揮毫潑墨,彷彿昨夜刺客進的是別人的府第;一個白衣女子正在一旁伺候筆墨,那女子便是玉潤小姐。昨夜在北街衙役們抓獲一名刺客,不過那刺客被抓之時抹脖子自盡了。

王獻之知道,自從府裡多了一件東西之後,便不會有安寧的日子;那件東西是燙手的山芋,不拿不是,拿了更不是。在吳興這一年多的平靜日子算是到頭了。

要說這進府尋找這件物什的人,他也能猜個**,敢於這麼做的人,全朝廷上下不會超過一隻手掌的人數。而這幾個人恰是自己萬萬應付不了的。

在王獻之的內心裡,他其實只想做個筆墨山林,吟詩暢飲的散人;然而正如他的父親一樣,他也不得不介入這朝堂之上,和自己的理想離得越來越遠了。此刻他外表平靜,內心確如沸水般翻騰不休,以至於寫出的字不如平日那般從容優雅,字型筆畫中透出點疲倦和草率。

玉潤小姐看著父親的字,暗自嘆息一聲道:“爹爹,心中有事,便不要勉強自己,可以喝女兒說說啊。”

王獻之淡淡苦笑:“潤兒,我若能說的出口,何必這般不淡定。潤兒你身體不好,不要陪我在此枯坐了,去外邊花園曬曬春陽,對你的病有好處。”

玉潤看著父親道:“女兒不累,便陪著父親吧。”

二人無語,書房內又恢復平靜,只有沙沙的寫字聲和磨墨聲。

………【第十三章 書法謬論】………

韓暮午後小憩了片刻,父親韓庸便遣人過來叫他,說是要去探望王獻之太守。太守府昨晚進了刺客,此事早已滿城盡知,雖然太守無恙,但是各方官紳士族還是絡繹不絕的去探望。聽聞太守閉門不見,韓庸還是決定要去看望,這場面上的事還是要做的。

馬車抵達太守府,韓庸遞了名帖進去,本以為和其他人一樣被婉拒,但意外的是太守傳話有請韓家父子,這倒叫韓庸有些意外。

原來名帖送進書房,首先拿到的是玉潤小姐;那日端午,王小姐對韓暮印象深刻,在問明韓暮隨車來訪便請爹爹見見他們。一來,聊天會客可以稍減父親胸中煩悶之情;二來,這韓暮最近一段時間很是奪人眼球,自己也想考究考究此人,看看是否名符其實。

韓家父子被請進花廳,婢女送上香茗,請二人稍候。韓暮便四下打量周圍牆上掛著的書法。王獻之可是後世鼎鼎大名的書法大家啊,這字要是保留下一幅,到二十一世紀的話,可就幾輩子吃穿不愁了。

來時的馬車上,韓庸閒來無事便將這王太守的一些故事說給韓暮聽;王獻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七八歲的時候就很有才氣。有一次,王羲之在客人面前誇讚王獻之,並叫王獻之在一副扇面上題字;結果王獻之一不小心將筆掉落到扇面上了。小獻之靈機一動,順著墨跡畫了一隻小牛栩栩如生於扇面上。眾人對小獻之書法繪畫讚不絕口,更讚賞的是他的靈活機變。

還有一次,王羲之為了考驗小王獻之書法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