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孫朱翊鈞謹遵太祖聖命。”

接著老萬曆看向自己的這個心肝寶貝兒子,眼中透著濃濃的不忍。

可也沒有辦法,犧牲一個總比全軍覆沒要好,正所謂‘留得老爹在,不怕沒肉吃’。

老萬曆給了福王一個眼神。

大意是:兒啊,父皇我現在都是自身難保了,只能先委屈你去嶺南減肥了,你放心,等伱體重瘦下一百之後,父皇立刻著人將你接回,一定重新把你養的白白胖胖。

“嶺南就算了。”

季伯鷹此時開口打斷。

“是啊是啊,換個地方吧!”

老萬曆聞言頓時一喜,仙師為自己兒子說話了,只要仙師開口了,太祖爺必然會聽!

朱常洵也是一頓,心頭莫名有點感動了,激動的看向季伯鷹,原來這位仙師還是有幾分人性的。

“發配貴州龍場吧,剛好可以近距離感受下聖人氣息,或許有機緣能從中得悟一些聖人心得。”

轟隆…!

朱常洵瞬間傻了。

貴州龍場屬於黔州之地,流放重地,生活條件極其之惡劣,比之嶺南還不如,龍場那地方,遍野都是少數民族的野人,窮兇極惡的逃犯,一句話不對付,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就連陽明先生當年初到龍場之時,心態都差點崩了。

“好,就依兄長所言,將朱常洵發配貴州農場,瘦至百斤可歸。”

“嗯。”

季伯鷹素來是個說做就做的實幹家,做事從不墨跡,瞥了眼福王朱常洵。

“看你怪可憐的。”

“特免你跋山涉水之苦。”

話音落。

跪趴在地上,還未來得及哭出聲的福王朱常洵就已經消失了。

當然,朱常洵並不是回到了他在洛陽的豪華福王府之中,而是去到了百年前王陽明先生悟道的那一間漏風漏雨的龍場破屋。

在那裡,身為朱家子孫的福王朱常洵將親身感受大明聖人的悟道遺蹟,延尋聖人的軌跡追求天人之道。

同時,減肥。

老萬曆看著福王消失的位置,瞳孔猛的一縮,眼神瞬間著急了起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下一道旨意給貴州巡撫,前提如果貴州有貴州巡撫這個人的話。

可縱然是從京師八百里加急傳旨,等這旨意到了貴州,再等貴州的官員前往龍場找上朱常洵的時候,這位福王朱常洵也已經吃了好些天野草了,估計跟半個野人差不多。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一切都看朱常洵自己了。

“另外,給你的侄子朱常淓下一道旨。”

“限期三天,命其歸田百姓,捐五百萬兩白銀資助九邊軍餉。”

這朱常淓是潞王朱翊鏐的兒子,當年朱翊鏐就藩的時候,足足動用了五百多艘船隻裝運財寶傢俬。

“第四。”

季伯鷹看向老萬曆。

他剛才要說的話,還沒有完全說完。

“下旨讓皇太子朱常洛出閣讀書。”

就朱常洛讀書這件事,說來也是奇葩。

現年已經接近知天命之年,三十六歲的皇太子朱常洛,已經二十餘年沒怎麼正經讀過書了。

遙想朱常洛第一次上課的時候還是在萬曆二十三年,也就是朱常洛十三歲的時候,並且素來是習慣了鋪張浪費的萬曆還特意下了一道詔令:皇太子出閣讀書,一切恩禮俱減殺。

要知道,當年萬曆五歲就開始出閣讀書了,而且還舉行了盛大的儀式。

而且最為令人費解的是,朱常洛的上學時間也被改了,明朝皇家子弟上學讀書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每天的巳時(上午9點-11點),並且還很是周到的配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