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糾結的心境,讓他一時語塞,竟是不知該如何張口。

“小李啊,你錯就錯在一件事上。”

老朱一臉感慨的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以一副過來人的樣子的姿態說道。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做父親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你心疼,咱也心疼。”

“咱家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老……”

“咱沒有一個不心疼,咱沒有一個不喜歡的。”

“可是再心疼又能怎樣,咱與你都是帝國天子,首先便是要為國家著想,咱當年在分封諸王之後,便是立即讓這些孩子們都去了各自封地,數年也難得見上一面。”

言語至此,老朱不禁感慨了起來。

他為了彌補這些分封各地的兒子們,只能用如山的賞賜來代替。

“老朱,說重點。”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這貨自從清閒之後,廢話也是變多了,一不留神就能一個人咕嚕咕嚕一大堆。

“嘿嘿嘿,好,好好。”

老朱笑了笑,隨即繼續道。

“小李,你既然已經在心中選定了李承乾為太子,並且也從來沒有廢黜李承乾的意思,那你為何又對魏王李泰那般恩寵勝過太子。”

“你這般恩寵,無異於是給東宮招致非議。”

“儲君不穩,國本不穩,這江山社稷不穩,這麼簡單的道理,你這個說出‘水亦載舟水亦覆舟’之人,難道會不懂嗎?!”

“你以為你這是對兒子加恩,實則你這是自私,絕非是一個帝王所行之事。”

隨著老朱的這番話落下。

李世民更是沉默了。

是啊。

以他李世民的智慧以及政治頭腦,豈能想不到這一點,豈能不懂這一點。

“我……控制不住自己。”

李世民無奈一聲長嘆。

隨著年齡之增長,他對魏王李泰的寵幸更甚,原因就在於他覺得李泰做不了太子,那自己就對他好一點,彌補內心的愧疚。

可是他也知道,這種超乎禮制的恩寵,必定會帶來前所未有的麻煩。

這位千古一帝,用最清醒的頭腦做著最胡塗的事,偏偏還在不斷地給自己洗腦,告訴只要自己不去想,這事就沒發生。

“小李,咱能理解你的心態。”

老朱繼續道。

“你其實早就已經知道問題的核心根源所在,你也確切的知道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你只要下一道聖旨,讓魏王李泰出外之官,當下所有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但是你並沒有選擇這樣做,你每一次想到的時候都覺得可以再拖幾年,三年復三年、又三年,你覺得只要在你駕崩之前,都來得及。”

季伯鷹看了眼老朱,心道這老小子現在怎麼這般會說,難不成是在政事堂給人上課練出來的。

對於老朱的這番話,李世民沒有否認。

他確實每隔幾年都會萌生讓魏王李泰出外之官的想法,但是轉而又會自我安慰,反正自己又沒死,晚點去也沒事。

“你這是典型的只顧自己爽,不顧他人死活。”

“咱們做皇帝的,隨便皺個眉頭,下面人都會揣測十天半個月。”

老朱開口說道。

當這話出口的時候,季伯鷹更是對老朱刮目相看。

今兒個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朱元璋竟然開始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了,實在是出乎意料。

“你試著站在你兒子李承乾的角度來思考下問題,你再對比下你的年少風華。”

老朱循循善誘。

這引導人回答問題的方式,已經絲毫不亞於季伯鷹,甚至可以說是青出於藍勝於藍,絕對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