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四書五經、聖人精義,這些玩意一本都沒看過。

但是登基之後,朱由校有了充足的學習條件,天啟帝便是開始拼命的學,這一點從他給時任首輔葉向高的奏章就能看的出來。

‘朕在宮中,每日批閱文書,覽誦經史及祖宗訓錄,兼時事憂勞,何有多暇?’

這一封奏章批覆就可以徹底否定那些說天啟帝不識字的謠言,朱由校兄弟或許文化水平不高,但絕對還沒有到不識字的文盲程度。

順帶提一嘴,魏忠賢這條老狗,那是真文盲。

“但,他是個聰明人。”

“更準確一點,是個聰明的皇帝。”

“聰明人,往往都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該怎麼用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一件事。”

季伯鷹接著繼續開口。

“甚至可以大膽的給出一個推斷,若天啟能為君二十年,大明江山可多傳三代,國祚必過三百。”

此番話音落,老朱等人都是聽的神色一凝,心中不由對這位天啟帝多了幾分興趣。

而季伯鷹剛才所說的這一番話,也並非是無的放矢。

縱觀天啟帝朱由校短暫的七年天子生涯,就能看出朱由校的天生聰慧所在,這人絕對是個天生的政治天才。

從一開始,天啟帝就對明末的朝堂局勢看的很清楚。

尤其是在他爹不明不白的當了一個月皇帝就掛了之後,他更是從中悟出了一個道理,並貫徹終生。

這個道理便是:廟堂之上,根本就沒有人真正關心皇帝的死活,那群大臣只是需要一個名義上的皇帝而已,其餘的都不重要。

不管是他朱由校當皇帝,還是其他人當皇帝,如若在權柄未握之前不合這幫臣子的意,隨時隨地都可能被弄死。

所以。

於登基之初,天啟帝大力重用東林黨,這麼做也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

因為如果不重用東林,他自己很可能就會變成李選侍的傀儡。

緊接著。

當屁股下的皇位穩固之後,天啟帝就開始發動祖傳秘術了。

雙手在一頓眼花繚亂的結印之後,最後朝魏忠賢額頭一拍:通靈之術!出來吧!狗王!

魏忠賢眼睛一亮,身軀瞬間被活了九千年的老狗附體,魏老狗就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東林黨一家獨大的日子就此結束,從此以後,東林黨人人身上自備狂犬疫苗。

也是從此之後,大明終於開始收的上江南的稅了,單是江南的茶稅,一年就可以收上二十多萬兩,是之前的數倍之多。

遼東之勢,隨著天啟逐漸掌握帝國權柄,孫承宗和袁可立等人接連被重用,遼東的頹廢局勢逐漸穩定下來,對後金的局面,更是漸漸恢復了以往的攻勢。

單是孫承宗治遼四年,前後修復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壘,招練兵馬十一萬,建立十二個車營、五個水營、兩個火器營,八個前鋒後勁營,製造甲冑、軍用器械、弓矢、炮石等打仗用的裝備有幾百萬,開疆擴土四百里,屯田五千頃。

更是繼李成梁的遼東鐵騎之後,建立出了大明史上的最後一支,在野戰上完勝八旗鐵騎的強大鐵騎,關寧鐵騎。

而之所以選擇放出魏老狗,那是因為天啟帝看清楚了一點。

魏老狗對天下的禍害,比起紛亂的東林黨爭,魏老狗對社稷危害更輕。

至少魏老狗的出現,能夠讓天子政令得以貫徹施行,能夠收的上來稅,而絕非是黨爭引發的大規模不合作,一次次拖後腿、使絆子,空耗國家資源。

可以這樣說,在帝王平衡術這一方面。

天啟帝根本沒人教,完全就是屬於無師自通的天才型選手。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