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劉邦:請問仙師,太子登基之後,大漢如何?!

自帝禹始,天下方有華夏之名。

自嬴政起,四海方有真正的天下一統。

自劉邦初,世間方有巍巍漢家兒郎之赫赫威名。

季伯鷹望著眼前出現的這一道閃爍著光芒的字幕,眼角下意識瞥了眼這課堂之景,當下這幫朱家村的天子儲君們,都還在排著隊等著拍老朱的彩虹屁。

在課堂上混久了,他們都已經是明白一點,能夠對仙師產生影響的只有兩個人,那就是教導主任老朱和仙師助教及紀律主任阿標。

所以,一定要拍足太祖爺的馬屁,給足興宗爺的面子。

與此同時,趙家莊的趙大和唐家堡的李二也都在各自區域開啟了小課堂,講解一下方才朱仙鎮之戰的細節得失。

顯然唐宗宋祖,這趙大李二都想給自己的後世子孫加加屬性點,畢竟一眼望去,都是問題一大堆,比如唐肅宗李亨面對平亂,又比如北宋這幾個,同樣是面臨著內部農民軍起義,外部遼金之威脅。

唯有同在右側外教區的五代柴老闆顯得是那麼的落寞,孤身一人發著呆。

反倒是在左側外教區的祖龍嬴政,依舊是重新全神貫注的將注意力放在了跟前的‘33階魔方’之上,對於一心求長生的始皇帝來講,這世間沒有任何一件事的優先順序能夠比得上破解長生術之謎。

唰。

頃刻。

季伯鷹的身影,於原地消失。

暫時的離去,並未引起其他人的額外關注。

………………………

漢高祖時空,公元前196年。

長安,未央宮之北,天祿閣。

所謂天祿閣,便是未央宮中的藏書閣,與之齊名的還有一處石渠閣,這兩個地方也可以理解為是國家圖書館,其記憶體放著國家文史檔案以及重要圖書典籍,是華夏曆史上最早成建制的皇家圖書、檔案館,起初藏書有三千餘卷,後經過漢武帝、漢成帝等數代西漢帝王的求書令,藏書一度達到一萬三千餘卷。

司馬遷當年就是在這天祿閣中,依靠這海量的文史經典,最終著就了傳世《史記》。

大漢開國之初,擴建宮殿時,由丞相蕭何負責修建,所謂天祿即天鹿,漢代將天鹿視作象徵智慧的祥瑞神獸。

不過王莽新朝代漢之後,莫名對‘檔案’兩個字極為反感。

一道旨意,直接毀了用於儲存檔案的天祿閣和石渠閣,將其改造成了鑄幣所。

此時,春和日麗,天高風清。

而這天祿閣中的典史學者們,卻是一個個的都是畢恭畢敬的跪在地上,噤若寒蟬,莫敢言語。

因為。

向來討厭讀書,剛剛在外平叛歸來的老皇帝陛下,今早不知道抽了什麼瘋,突然來到了這天祿閣,並且在這天祿閣的通天台設壇,焚香祭天。

這操作,著實是把這幫人一個個都給看迷糊了。

祭天不應該是去前殿廣庭嘛?怎麼跑圖書館來了!

通天台之地,橫寬三丈方圓的方形露臺,設定於在這天祿閣之頂,旌旗飄曳。

此刻。

於這祭天道壇之前,有著一位披著黑色龍袍大氅、髮色黑白參半的老頭,鼻樑高挺,兩頰端正,猶如龍額,一手參白的美鬚髯於風中飄曳。

人雖未動,周身卻是透著一股帝王霸意,令人望而止步、敬而生畏。

這便是大漢開國皇帝,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中華漢族之源。

不管是從漢時的標準還是從後世的審美來看,劉邦高低都能算得上是一個帥老頭了,擱某音開播,喊上幾句家人們,怎麼著觀看人數都得10+,直飆賣貨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