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戚繼光:這麼多穿龍袍的反賊?老子發了!(5K!)(第2/5頁)
章節報錯
“當然,我能理解洪武最初設定向軍戶收如此高的糧稅緣由,為的是降低百姓民屯稅賦,以軍屯糧產來支撐國家軍隊的運轉。”
季伯鷹看向老朱,老朱凝重的點了點頭。
元末之年,生靈塗炭,收稅都收到幾十年之後,比如朱重八他爹,直接收到了五十年之後,逼得他老爹朱五四上吊自盡。
所以自大明開國的那一日起,庶民便再也經不起折騰。
老朱搞軍屯的本質,是為了讓士兵去種田支撐國家建設,而李二搞府兵制,是單純的為了強大國家軍隊,二者最初的出發點就不同。
“永樂元年,軍屯稅糧達兩千三百萬餘石,而當年全國稅糧不過三千一百餘萬石,軍屯佔比七成。”
老朱棣聽到這,很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至少,軍屯這個制度,在永樂初年還是國家頂樑柱。
可以這樣說,他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之所以能夠玩得起,絕大原因都是依賴於軍屯的支撐。
只是這個佔比,老朱棣想了想,在永樂十九年的時候,軍屯佔比已經降到了不到三成,這個下滑的比例,堪稱恐怖。
而這,也是永樂六部齊齊反對老朱棣第三次北伐的主要原因所在。
稅糧直接關乎國家生產力,而財政的本質亦是生產力,軍屯大幅度衰減,就等於是財政吃緊。
至於宣德帝,他所在的時期,軍屯佔比那就更沒法看了。
“朝廷要求每個軍戶每年產量十八石,可給軍戶留下的糧食,卻只有一半,你們從未考慮過,軍戶不會生孩子嗎?他們的家庭不會擴大需求基數嗎?”
話音至此,老朱心頭一個咯噔,沉默了。
他只顧著算當年賬,對軍戶的需求也是按照當年規定的,從來沒有考慮過,一口軍戶家的嘴也是會越來越多的。
“那為什麼不增發土地?”
小朱四微皺起了眉頭,脫口問出。
“好問題。”
季伯鷹看了眼小朱四,隨後目光看向了老朱。
“因為這是祖制,因為軍戶代代相傳,也是祖制。”
被季伯鷹這般看著,再加上‘祖制’兩個字一開口,老朱不由老臉一紅。
其實季伯鷹也有點想不通,但凡是在洪武朝定下來的規則,老朱都喜歡搞成祖制,並附加一句子子孫孫,不可更也。
這是對自己有多自信。
“而且就算增,也難以量卻。”
“因為有些軍戶經過一代繁衍,可以生十個,有些人卻一個都生不出。”
說到這裡的時候,老朱腰板挺了挺,他最開始就從季伯鷹口中得知自己總共生了二十六個兒子,還有幾十個女兒。
絕對的高產真男人。
季伯鷹言此,稍作停頓。
“第二點,軍屯戶籍代代相傳,當養活不了一家時,唯一的出路只有逃亡,而軍戶逃亡之後,遺留下的土地便是被衛所軍官以及當地世家大族兼併,嚐到甜頭的權貴們於是開始大肆徵用軍戶,以至更多的軍戶無法耕種,主動逃亡,空出自己的田地。”
“週而復始,惡性迴圈,間接加劇了土地兼併的程序,明朝土地兼併,自衛所起。”
“仙師,如果有軍戶逃離,衛所武官為什麼不阻止?”
小朱四又是發問了。
他隱約記得大明律中對軍戶逃亡的懲戒極為嚴苛,逃亡者,抓到了直接問斬,妻兒子女全數流放。
自從天順時空回來之後,這位洪武年的朱小四,就變得極為亢奮好問。
“軍戶逃亡,但是衛所的額度沒有變化,武官便可以吃逃亡者的空額,你如果是這個武官,你會去選擇阻止嗎?”
季伯鷹反問了小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