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季伯鷹注視著朱厚照,他並不怎麼懂軍事,但是大概這麼一聽,覺得武宗朱厚照所提的這個計策,貌似的確有那麼一點道理。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當下的清軍和起義軍,一會扮演著鷸蚌,一會又成了漁翁,

唯獨大明,從首至尾一直都是鷸蚌。

而按照武宗的戰略,就是要讓大明從一隻蚌徹底變成漁翁。

這個思路,很好,很有特點。

後世就有許多人提過一個點,那就是如果崇禎當年決定南遷,大明國祚必定可再延續百年,甚至勵精圖治一波,後面再出個把朱見深這樣的接班人,指不定還能恢復祖宗山河。

畢竟不管北方打的多麼亂,江南富庶之地,可是沒有絲毫戰亂,而且南京有現成的朝廷和皇宮,甚至連基建都不用提前準備。

並且只要崇禎南遷,必定會得到江南各大富族的擁護,屆時可能連愁禿頭的軍費都有了。

江南富族願意給錢支援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你突然就從一個地方貴族變成了京城權貴,皇帝還得來你這地界討生活,作為東道主不得給點錢意思意思?

而且,有了北方的例子,這幫富族也需要朝廷給他們守家業。

縱觀歷史長河,南明亂成那個鬼樣子,支離破碎之下都能硬撐十七年。

而趁著現在朝廷全盤穩固,有計劃的南遷,完全可以保證江南的政令唯一。

不過。

季伯鷹又考慮到一點。

如果這會崇禎時空的時間是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起義軍已經攻破了居庸關,那季伯鷹二話不說,一定讓崇禎大明南遷。

但是現在是崇禎十五年,當下李自成連開封都還沒有拿下,更何況居庸關。

就這般直接放棄黃河以北,是不是有點太浪費。

失土容易,收土難。

南宋以及燕雲十六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只能說武宗的策略是對的,但是還沒有到要那麼做的一步。

“我,我就是腦袋一熱,說著玩的,仙師和太祖爺聽聽就好,聽聽就好。”

武宗悄摸的瞥了眼老朱的臉色,當看到老朱那陰沉的眼神之時,嚇得一個咯噔,撓了撓後腦勺,連忙是開口解釋。

然。

就在武宗這解釋的話音剛落,講臺側面老朱的聲音響起。

“你的這番戰略,並非沒有道理。”

“如果能實施,國不至於亡。”

說到這裡的時候,老朱瞥了眼座位上的朱由檢,眼神中透著冷意。

似是在質問崇禎,你小子怎麼亡的國?遷都都不會?!

(朱由檢:亡國和麵子相比,當然是面子更重要!)

“但。”

“現在還沒有必要。”

言罷,老朱站起身來,掃了眼這臺下一眾兒孫。

“崇禎大明接下來的開封一戰,咱親自掛帥。”

“這一戰,務必蕩平李自成。”

接著老朱的目光看向季伯鷹,顯然是在徵求季伯鷹的同意。

“怎麼打,這是你們自家的事。”

季伯鷹收到老朱的請求,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過多言語。

崇禎一朝的戰亂,最終究竟該怎麼戡定,選擇什麼方式來戡定,是老朱和他朱家兒郎的事情,他這個仙師只是打輔助的,滿足這些朱家人的一切必備需要而已。

“你們如果準備好了,提前告訴我。”

季伯鷹淡淡開口。

他需要提前對崇禎時空的時間線操作。

現在的崇禎大明,在黑化朱祁鎮和王陽明的聯手下,正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搞錢運動,同時籌建三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