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土木堡與北境戰略(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突然被點名的三個朱瞻基,都是瞬間猛的抬起頭。
那錯愕的眼神彷彿在說:我當年造他的時候,也沒想到他這麼廢啊,這也能全怪我?
而且孫氏模樣長那般水靈,功夫又那麼好,是個帶把的都忍不住啊!
老朱、三個朱棣,三個朱高熾,以及阿標,還有五位旁聽生,目光也都是頃刻落在了朱瞻基們的身上,尤其是這些朱瞻基的這些爹和爺爺們,那眼神中,透著凌銳的寒意。
因為朱祁鎮大明戰神的身份揭露,三個朱瞻基已經在天子儲君中抬不起頭了。
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虎父無犬子,可他朱瞻基偏偏是一個沒湊上。
“姚廣孝,你認真聽,你所要追尋的答案,就在我接下來要講的內容之中。”
季伯鷹掃了眼道衍,道衍深吸一口氣,凝重的點了點頭。
隨後抬手,憐香則是乖巧呈筆。
龍飛鳳舞,筆走銀蛇。
「北境戰略」
季伯鷹在這宣紙上寫下這四個大字。
“大明對北方的戰略變化,與土木堡之變有著密不可分的干係。”
“首先,讓我們將目光放在洪武時期的北境戰略。”
話音落,老朱下意識挺直著身軀,他這些年為了北邊那攤事,可是沒少費工夫。
“開國之初,老朱的登基祭天詔書中說的很清楚,一句‘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主中原’,便是言明大明承認元朝得授天命,更是言明大明繼承的是元朝法統,而並非是宋朝,其中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承認繼承的是元朝法統,大明才能繼承元朝在東亞秩序中的霸主位置,以天命之名,名正言順的收復草原,進而以漢人王朝的身份恢復昔日漢唐之榮耀。”
這一番話,老朱聽的心情澎湃。
他所期望的大明,就是如強漢盛唐那般,受萬國敬仰,為後世千古頌唱。
當年開國之初,的確有很多人建議老朱撇去元朝,直接繼承宋之法統。
說實話,當時老朱也想過,畢竟元朝在老朱看來就是一幫異族,可心裡又拿不定主意,就以這件事專門找當時的劉伯溫問了問,劉伯溫的解釋與今日仙師所言一般無二,聽完其中利弊之後,老朱當即拍板承元棄宋。
原因很簡單,他不想做南宋。
“洪武三十餘年,共計十三次北伐,蒙古直接被打散,隨後大明在長城外建立大批軍屯衛所,如尖刀一般直入草原腹地,接著又於北境防線上分封九大塞王戍邊,以塞王加軍屯衛所,有這兩套邊防系統守在大明北境,足以讓大明邊防穩如老狗。”
“甚至大明的勢力反而可以越過長城,逐漸蠶食蒙古人的地盤,以此方略經營下去,長此幾十年,足以達到既定目標,讓大明取代元朝,重新成為東亞霸主,掌握東亞秩序。”
老朱聽的頻頻點頭,對自己的雄才偉略十分滿意。
不管他之前是不是這樣想的,但是從這一刻起,他就是這樣想的。
“只是。”
季伯鷹話語一轉,目光落在了朱老四和老朱棣身上。
“建文年間的一場靖難,為防其他手握兵權的藩王重現靖難之狀,所有掌兵的藩王都被削去了兵權,調離了塞地,就此,打破洪武年定下的這套塞王戍邊系統。”
“邊境失去了統兵的藩王,散佈於長城外的衛所得不到統一號令,自然是撐不住蒙古侵擾,於是長城以外的衛所開始陸續內遷到長城附近,甚至直接裁撤。”
“如此一來,衛所這把直入草原腹地的尖刀也收了回來,洪武年定下的這兩套邊防系統,徹底打破。”
話,說到這裡。
朱老四和老朱棣,眼神都是躲閃了起來,根本不敢與老朱直視,畢竟他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