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他才懶得再給你溫馨提示。
你當書記可以可勁罵他,他無法反駁你,但他也有對付你的辦法,比如現在,少說話,少溫馨提示,一點不違反工作原則。
高書記還沉浸在喜滋滋的氛圍裡,以前,副縣長忙,現在才有時間看昨天的報紙,想著怎麼討好領功,那知,卻被副縣長罵了個狗血噴頭。
他忙解釋:“其實,其實,這都是張建中乾的。你最清楚,水浸村的支書句句不離他。”
“人家看到的是報紙,看到的是,你在創新。你說說,事先,你請示我了嗎?你與有關部門溝通了嗎?到現在還沒溝通。”
副縣長是非常善於批評人的領導,他你沒事的的時候,他不批評你,你出了差錯,他會上綱上線,讓你知道,他有多嚴厲。他認為,領導威信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如果,下面人犯了錯,你只是和稀泥,得過且過,下面人就不會怕你。
當然,盲目批評也會降低自己的威信。
冒名頂替本是想得點好處,沒想到,弄得裡外不是人,高書記忙向農業部門、國土部門道歉,忙向副書記、新副縣長道歉。一邊道歉,一邊恨恨地想,張建中,你他/媽的王八蛋,挖了個陷阱讓老子踩!
(第二章到,請砸花!)
237 我也飄飄然了
高書記批評張建中更不留情,把憋屈的火都發洩了。張建中心裡卻高興得不行,想你還不是自己惹的事?誰要你刪改那篇報道了?如果,原滋原味刊登挨批的就是我張建中了,這會兒,你也可以實現計劃好的金蟬脫殼,可以大言不慚地批評我張建中了,現在,你貌似沒資格批評。
“也不知是記者還是報社的問題,記者採訪的時候,我一句也沒提到你,我是想到把責任都擔起來的。見報時,我還納悶呢?還把那記者狠狠罵了一頓。”張建中一副很擔當的樣子,說,“可是,打電話給總編輯,他卻告訴我,電話採訪過你。”
那記者也忿忿不平,早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張建中。
“胡說八道,那個總編輯胡說八道。”
“村支書告訴我,那天,你去拍那張照片時,村裡人都很有意見。他們給鹹圍老闆挖泥築堤還沒錢拿,給你拍照,卻一分錢也報酬也沒有,所以,我叫外甥女給那些人都發了補貼。”
“什麼,什麼?你揹著我幹了多少事?”他終於抓住了可以理直氣壯大罵他一頓的話柄了,“你不要以為,你是總公司經理就可以作主,可以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拍個照可以拿補貼,以後,再要他們幹其他事是不是都應該發補貼?你開了這個口,以後政府還怎麼要下面做事?”
“我以為,外甥女會向你們彙報這事。”
高書記愣了一下,他會不知道這話的意思嗎?卻沒想到張建中會說出來。
“以為,以為,她算什麼東西?她是你手下的兵,有什麼資格向我彙報?”
張建中當然清楚沒有彙報的原因,張建中藉機給總公司的人發了一筆補貼,這也是借鑑你高書記的經驗。外甥女也是受益者之一,有可能通風報信嗎?
“這事,你必須做出深刻檢查,必須把書面檢查交給農業部門、國土部門。”
高書記想,是不是還應該採取更嚴厲的措施?至少,表面你已經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我會提請組織部門追究你的責任。”
你兇?你跟我作對?張建中反而一點不擔心,寫了一份檢查把責任都往自己身上攬。高書記稽核後,要老主任發給有關部門,也包括副書記、新副縣長。副書記說“亂彈琴,你這事怎麼跟張建中有關了,難道報社的報道失實?”
“當時,的確是採訪張建中。”高書記說的可是實話,我根本不知內情。
“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