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亡。楊鎬的四路大軍,僅有總兵李如柏的南路軍僥倖撤回。
此次大戰中明軍共陣亡將吏三百餘人,死亡士兵四萬多人,從此戰爭形勢發生了逆轉,明朝由進攻轉為防禦,而後金遂由防禦轉入進攻。
薩爾滸大戰慘敗,皇帝朱翊鈞震怒,下令逮捕楊鎬,關入錦衣衛下屬的詔獄問罪,準備執行死刑。於是言官們紛紛上疏,指斥楊鎬不明敵情部署失誤,並把矛頭指向遙控戰局的首輔方從哲,給事中楊漣氣憤地指出:“遼東之敗錯在閣臣。”夏嘉遇說得更是毫不留情:“遼左三路喪師,是誰擬寫的詔諭,閣臣方從哲也!是誰發紅旗摧戰,兵科給事中趙興邦也!”對負有指揮之責的方趙二人,朝野是一片責備之聲。
此時方從哲心中有愧,他上疏請求辭職,時逢京城發生地震,天空又出現彗星,於是他在辭疏中,說妖象怪徵層見疊出,是自己任職不力的結果,表示要痛加反省,因此提出辭官。他的一番不倫不類的說辭,引得朝臣們一片鬨笑。對於他的辭請,皇上並沒有批准,於是方從哲泡開了病號,在家中一躺就是四十多天,致使午門東的內閣大堂,整日大門緊閉,無人理事。皇上實在等不下去了,便派鴻臚寺官員去相府宣諭:“輔臣方從哲速出視事 !”方從哲無奈,只得出府上朝,但他並不進內閣辦公,而是在朝房待命。
皇上還是挺給方面子,降旨懇留,仍請他主持政府。為了安慰他,皇上不僅沒有處罰方的助手兵科趙興邦,反而擢升趙為太常少卿。此時已成為東林黨人的夏嘉遇,對此十分氣憤,他上疏怒斥趙興邦,指出趙應與楊鎬同罪。夏的上疏博得輿論和朝臣的支援,趙興邦晉升一事最後落了個無果而終。
不久,遼東戰火又燃,努爾哈赤率重兵直逼開原、鐵嶺。病中的皇帝朱翊鈞心急如焚,他聽從大臣楊鶴的建議,任命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熊廷弼為遼東經略。在明代經略一職專為督師而設,其權力高於一省的總督和巡撫,熊廷弼從一個小小的七品御史驟升為指揮數十萬軍隊的邊關統帥,可謂一步登天,然而熊廷弼並非等閒之輩。
熊是湖北江夏人,從小放牛讀書,三十歲考中進士。他身高七尺,善騎射,能左右開弓,識兵法,有膽有識。十年前,四十歲的熊廷弼,曾以巡按御史身份巡視遼東,足跡遍及遼東的山山水水,他審時度勢,向朝廷呼籲建州女真才是大明朝真正威脅,並一針見血指出“努爾哈赤包藏禍心,###已彰” ,在給皇帝的奏疏中,建議皇上採取“以夷攻夷”的方略,即發動女真其他部落和蒙古共同鉗制努爾哈赤建州女真,以及大力發展屯田鞏固邊防的對策。在巡查遼東的日子裡,熊積極備戰,修建了七百里關外長城,增修了七座新城,新建了十七個糧倉,儲備糧食多達三十萬石。
自遼東歸來後,熊調到南京一帶做督學,他辦事認真,試卷都親自批閱。閱時,在一旁放一罈酒和一把劍,每當發現一篇好文章,他必飲一大杯酒助興;當遇到不堪入目之文,他便舞一回劍,以抒發胸中鬱悶。在他管轄範圍內,凡是才學之士,譬如馮夢龍,都會受到選拔,無一遺漏。熊是湖北人,屬於楚黨,任督學御史期間,結識了宣黨湯賓尹,湯因搶奪逼死秀才妻子一案,激起民憤,引發了一場訴訟。熊廷弼偏聽偏信,竟杖殺了原告,後遭到彈劾被罷官。
熊回到原籍湖北,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一天,過去的門生馮夢龍(即後來創作《三言》的通俗文學家),從蘇州老家乘船到江夏,來向熊廷弼求救。馮不久前把收集的山歌匯成詩集,取名《掛枝兒》,並把它刊印出版,因書中絕大部分內容是描寫愛情的,頗受到一部分正統文人的攻擊,稱之“淫詞###” ,就連馮的父兄也排斥他。馮處境狼狽,幾乎不能容身於家鄉,他知道熊廷弼原在江浙一帶做督學,因此特地遠道前來求老師設法。
馮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