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如何收小弟(第1/2頁)
章節報錯
根據利益交換原則和坤基文明評估,人聯政府決定把坤基文明收服為附屬文明。
當然這個收服不是你說收服人家就納頭便拜的。
對於如何收服附屬文明,人聯科學院也有一整套執行機制。
首先,要明確一點:沒有共同利益為基礎,那麼就不可能建立任何形式的同盟關係。
所以想要收服一個文明,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拿出雙方都有利的利益交換模式。
很顯然,在這方面人類和坤基是有基礎的:人類需要木衛二以及坤基,坤基則需要人類提供能源。
其次,要想收服一個文明最重要的是要明確雙方的實力和地位。
附屬文明也是一種同盟關係,任何同盟關係都是要分清主次的,這個主次就是以實力為基礎劃分的。
某些西方國家為什麼總是喜歡以實力的地位同別人說話,原因就是他們的同盟關係本身就是附屬文明形式。
再有,就是要有雙方可以共同遵守的同盟法則或者稱之為主從契約更合適。
說白了就是同盟關係的組織形式,目前人類的兩個盟友鮫人族和金星人,都與人類建立了非常緊密的同盟關係。
事實上,人類已經透過文明同化完成了對這兩個種族的文明融合。
相信再經歷幾代人的時間,泛人類聯盟這個概念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種族——太陽族!
只不過鮫人族、金星人和坤基不太一樣,對待坤基這種相互瞭解非常淺薄的智慧種族,不能像鮫人族和金星人一樣,一上來就談聯合。
有一句話叫打不過就加入,對待露出敵意,或者已經動手的種族,不管他有意還是無意,都得先打過再說。
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鬥爭永遠是宇宙文明交往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沒有鬥爭就沒有聯合,沒有鬥爭也不會有相互瞭解。
想要分清大小王,先得打過才知道。
但是如何打也是一門藝術。
在龍國古代,華夏文明就已經對戰爭的性質做出了定義。
戰爭分為“徵”與“伐”兩種模式。
通常來說“徵”和“伐”都不是單獨用的,“徵”後面通常帶著“不臣”兩個字,“伐”後面通常帶著“無道”兩個字。
也就是說,“徵”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正義戰爭,打的是叛亂分子;
“伐”是一種自下而上或者懲戒性戰爭,打的是壞分子。
“徵”的目的是為了“稅”,“伐”的目的是為了“人”。
簡單來說就是收服附屬文明的戰爭適用於“徵”,目的是打服他,把他收為己用。
對待真正的敵人才適用於“伐”,目的是懲罰他,消滅他,從物理層面讓他消失。
所以“徵”首先得師出有名,標明自己正義的制高點,這樣才能為接下來的收服奠定道德基礎。
其次“徵”的有個度,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殺一氣,而是要懲之以戒,立之以威,點到為止。
再次“徵”王道、霸道、仁道三種模式,也得根據具體物件進行具體分析,採取具體手段。
簡單來說,對待那些不服你但是講道理的就實行王道,先跟你講講道理再打你(用個詞形容就是先禮後兵),讓你明白為什麼被打,這樣打服你之後你也就信念通達了。
對待那些不服你而且不講道理的,那就實行霸道,霸道就是不管你講不講道理都得先打過,至於服不服你需要自己體會,如果體會不到,那就再打一遍。
對待那些講道理但需要你進行說服的就實行仁道,也就是能講道理就儘量不打你,如果講不通道理才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