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海之前,黃超還得“上天”,確切來說是給鸞鳥深空艦隊當“陪練”。

由於太陽系內無對手,所以鸞鳥深空艦隊的演習對手就得由黃超這個“六級生物”親自擔任了。

當然黃超也不是要給鸞鳥深空艦隊當靶子,他的主要工作是當“苦力”。

簡單來說就是在選定的演習戰場——小行星帶,向鸞鳥深空艦隊投擲小行星,測試鸞鳥深空艦隊的區域偵查能力、飛船操控能力、躲避閃擊能力和遠端打擊能力。

目前來說這也是最好的模擬太空大戰的辦法了。

為了測試鸞鳥深空艦隊的真實實力,黃超特意關閉了“星辰”的輔助計算功能,由鸞鳥深空艦隊的軍人自主完成演習。

小行星帶(asteroid belt)是太陽系內介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距離太陽22-32 au的小行星密集區域。

天體均集中在黃道面附近、整體呈現中空圓盤狀。

它們是太陽系黎明時遺留下來的岩石碎片——小行星的出沒地點。

主小行星帶距離太陽的距離是地球的25倍,它包含數百萬顆小行星。

從巨石大小到直徑幾千公里都有,但其中大部分都相對較小。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由於小行星帶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區域,因此這個區域也被稱為主帶。

科學家認為這裡聚集了大約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目前985的小行星發現於此,已經被編號小行星有顆。

穀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是小行星中最大的四顆。

目前穀神星被歸類為矮行星。在小行星帶之外也存在小行星,比如近地小行星——愛神星。

小行星帶從文獻資料上看似乎天體非常密集,實際上在小行星帶內,天體的分佈密度非常低的,相當於在地月距離之間,只有2~3個天體存在。

不過這種天體分佈密度在宇宙之中就算是比較密集的了,人聯總參部預測真正的太空艦隊的主力艦間隔大概也是這個距離。

因為如果離得太近,那麼速度過快的飛船就會相互干擾,發生“車禍”。

當飛行器被加速到十分之一光速,這點距離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非常考驗飛船駕駛人員的駕駛技術。

再加上黃超投擲的大量小行星進行偷襲,那麼這次小行星帶的演習還真是一次讓人頭疼的挑戰。

尤其是黃超投擲的小行星完全是隨機、隨時、隨便的,所以非常考驗艦隊的防禦系統,一個搞不好就是船毀人亡的慘劇。

所以,這次演習實際上算得上是“實彈演習”。

黃超甚至考慮在必要的情況下,給鸞鳥深空艦隊來幾發等離子電漿炮彈嚐嚐。

不過這玩意兒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基本沒有防禦手段。

等離子電漿炮彈不但具有數千萬度的高溫,而且高能粒子還具有強大的動能殺傷能力,連比鄰星人的飛船都是一炮死,所以黃超考慮再三,還是不要太過於兇殘。

要知道黃超在東瀛島上使用的那一次可是造成了上千萬人的死傷(當然主要是因為引發了火山、地震、海嘯造成的自然災害)。

所以黃超還是老老實實當個“投彈手”吧,反正只要是直徑一公里以下的小行星都可以用作武器。

而且在太空中只要給小行星一個加力,就可以使之脫離軌道,爆發出極高的速度,非常適合當標靶。

當然這次演習絕不僅僅是一次打靶實驗。

鸞鳥深空艦隊要演練太空偵查,座標定位,目標分析,戰術制定,艦隊配合,武器選擇,火力投擲,戰場清理等一系列演習專案。

尤其是戰場清理,這個在地球上不怎麼重要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