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思來想去,熙洽想到了一個人,誰啊?吉林軍中有名的於大頭.
於大頭的大名叫作於琛澄。於琛澄資歷很老,當初吉林省只編兩個師的時候,一個師的師長是督軍張作相,另一個師長就是於琛澄於大頭,吉林軍的不少軍官都是他的老下級。
於大頭為人很豪爽。尤其是於大頭有錢,他家裡開著九天十二德二十一家商號,結jiāo朋友huā錢似流水,在軍中人緣又好,黑道上也很吃得開。更重要的是,於大頭因為牽扯進郭松齡反叛的事情,已經被張作相趕出了軍隊。對張作相視若仇人,讓他來打張作相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果然,在熙洽的邀請下,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於大頭,扔掉算盤重新穿上軍裝,當了熙洽的吉林省剿匪司令。在熙洽和於琛澄的經營下,以降兵為基幹,再加上於琛澄依靠他和綠林的老關係收編的大批鬍匪,熙洽終於擁有了一支自己的軍隊,一支他認為可以幫他“恢復大清”的軍隊。
當熙洽剛剛成立吉林長官公署;宣佈“獨立”時,為了安撫人心,他還特意向吉林大小官員表示,他這麼做,僅僅是權益之計,時局一穩就會請張作相回吉林收回大權。但是隨著他自己羽翼豐滿,熙洽的態度變得越來越咄咄
i人,再也不把張作相放在眼裡,張學良這個後生就更不用提了。
在對熙洽最終失去幻想後,張作相才痛下決心,與熙洽劃清界線。以誠允為代理省主席的吉林省政fu才在賓縣成立。頓時,兩個吉林省政fu南北相望,開始大唱對臺戲。
其實和熙洽一樣,誠允也是旗人,隸屬正紅旗。雖然誠允不像熙洽那樣是黃帶子的宗室貴胄,但誠允也算是八旗名mén之後,瓜爾佳氏屬於滿洲八大姓之首。然而和熙洽不一樣的是,誠允沒把“光復大清”當回事。想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大喊滿漢一家,等清帝退位了,遺老遺少們就要跟漢人劃清界線,搞滿**立,這算是怎麼回事呢?所以,這位誠允就認準一個理,滿漢即便不是一家,那也不是外人,日本人才是外敵。
誠允也算是個幹才,很快就在在賓縣搭起一個省政fu的架子,一切因陋就簡,安撫地方,收稅撥運,幹得也算滴水不漏。然而,槍桿子裡出政權,也只有槍桿子裡才能保政權。沒有足夠的軍力作後盾;誠允的省政fu根本維持不了多久。
而此時,和熙洽相比,站在老督軍張作相這邊,願意抵抗外敵入侵的吉林省駐軍竟然還不如叛逆熙洽的軍隊多。更不要說,侵入吉林的還有數千日本關東軍。
說到這裡,恐怕有人要奇怪了。吉林省原有8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9個旅被熙洽拉走3個半,那好歹還有5個半旅啊,怎麼投降的叛軍竟然比沒投降的還要多?
……
第五百八十章 抗戰 東北 泥沙俱下(四)
第五百八十章抗戰東北泥沙俱下(四)——
第五百八十章抗戰東北泥沙俱下(四)','
讓張學良羞憤不已的是,剩下的這5個半旅,居然有5個旅態度曖昧。器:無廣告、全文字、更用本莊繁的話說,這5個旅屬於灰sè勢力,對站哪邊並沒有明確態度。
五個旅裡面,邢佔清、蘇德臣都是小字輩,只有丁超、李杜、趙芷香是28年時評的中將,而這三個人中,李杜、趙芷香遠在邊關,駐防哈爾濱的濱江鎮守使丁超,還兼著中東鐵路護路軍司令,他一時就成了吉林北部各軍的核心人物。
這個丁超,要說起來,跟熙洽也同樣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隊第8期的同學,資歷老,學歷高,所以自視甚高。而恰恰因為張作相忽視了丁超,並沒有選丁超來統帥全軍,而是指派了吉林省陸軍訓練總監李振聲來哈爾濱主持軍事。這樣一個大昏招,讓吉林乃至黑龍江兩省團結抗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