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知縣點頭道,“這樣,談過後我帶你去縣丞那邊,你隨他去禮房辦理事宜。”
“謝徐大人。”楊長帆有些沒底地又行了一個禮。
徐知縣好像看到了楊長帆心裡的慌,緊跟著說道:“名聲自然是有的,捐學事宜會發榜公佈,縣衙也會根據捐學力度,給予表彰。”
這話說了楊長帆才算踏實了一些。
可楊壽全不踏實,事到如今,他需要一個準話。
“不瞞大人,犬子不是讀書的料子,今生怕是與功名……”
沒等他說完,徐知縣便拿起茶杯悠然說道:“捐助合適,可賞功名。”
楊壽全又一咬牙,小聲道:“四百兩……”
徐知縣喝茶抬手,示意他不要接著說,自己跟著點了點頭。
呼……可算穩了。
用三口之家近20年的收入捐個虛職,也不知是這虛職太值錢,還是三口之家太慘了。
“謝過大人。”老楊這才鬆了口氣,“待大人升遷宴時,卑職再做感謝!”
翻譯過來就是事成之後必有重禮。
“令郎之事,提的也真是時候。”徐大人不慌不忙笑道,“依照後面那位知縣的性格,捐學是大方接受的,功名給不給可就不一定了。”
“哦?”楊壽全連忙問道,“還望大人指點。”
“那位可是小有名氣了,福建南平的教諭,能升上來也算有本事。”
“教諭……”
“跟賢弟一樣,舉人出身,只是沒賢弟這麼灑脫,最終還是被派為教諭,這人也真有本事,當教諭都能風生水起。”
楊長帆回味了一下,這位教諭貌似真的很厲害,中舉之後,多數人實際上連當知縣的機會都沒有,你若實在考不上進士,又堅持要仕官,多半都會被派為教諭,下到基層教育機構,去給未來的人才講課,一旦到了這步教諭都會就此沉淪,再無音訊,只有極其突出的才能更邁出一步,踏入縣衙。
“還望徐大人指點,這位大人哪裡人,何年中舉,年齡幾何。”
“該是福建人,中舉較晚……算下來該是己酉年,次年出仕,年紀倒是跟賢弟差不太多,四十出頭。”
楊長帆計算了一下,這位之前的政績是當了五年的教諭,就算他40歲,也就是35歲才出仕,34歲才中舉。
34歲,怎麼看都算是比較慘的了,資質平平,應該比老楊差了不少,十有**比弟弟差得更多。也真神了,這考試定終身的年代,竟然還有大器晚成,靠政績出頭的!再說了,當個教諭能聊出什麼政績啊?
不管怎麼說,新任知縣至少是個實幹家。
楊長帆很好奇,一個人實幹到什麼地步,才能在這種情況下,五年之內從鄉村教師中脫穎而出,成為********!
只見徐知縣眉色一揚:“海瑞,聽過麼?”
“噗……”
楊長帆這次終於沒能承受住打擊,茶水噴了一地,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位名聲太大,不是歷史專業的也必然聽過。
如果自己是老百姓,自然夾道歡迎。
可自己是土豪劣紳啊!隊伍站錯了!
這位可是出名的劫富濟貧!地主剋星!
怎麼跑浙江來了?有這麼一出麼?
是不是哪裡出什麼問題了啊!
周旋於現在的情況自己已經很累了,不要啊!
徐知縣驚訝地望著楊長帆:“看來……令郎是聽過的。”
“你知道這位海大人?”楊壽全連忙問道。
楊長帆幾乎是趴在地上,喘著粗氣,微微抬頭,露出了史泰龍剛剛殺穿萬人軍隊的表情:“爹,現在搬家,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