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現在同古前線局勢那麼緊張,您把卑職調回來是不是不太合適?”

3月21日,就在同古戰役即將正式全面打響的時候,李航直接派運輸機把姜大龍和一些重傷員給運回了臘戍。

只不過姜大龍卻是有些情緒,給人一種當了逃兵的感覺。

“你覺得是我讓你了當了逃兵?”李航沒好氣道。

“長官,卑職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這個時候卑職更應該留在同古配合200師作戰。”意識到說錯話的姜大龍連忙解釋。

“接下來那邊將是雙方都將投入上萬正規軍的作戰,你留在那裡有什麼用?

你不是還跟200師發生了不愉快嗎?

怎麼反倒擔心起200師了。”李航玩味地看著對方。

他說的是幾天前姜大龍帶著一中隊在皮尤河南岸作戰,北岸的友軍把橋炸了的事。

這事自然捅到了李航這裡。

不過200師那邊也發了電報過來,解釋是沒溝通好造成的誤會。

雖說這橋的確被炸了,志願隊第一中隊也的確損失不小。

不過卻擊潰了日軍先頭部隊,斬獲頗豐,倒也算是一次不錯的小規模交戰。

“之前那是誤會,如今都解開了。”姜大龍解釋道。

“你呀,眼界看開點。你看看人家謝文海在婆羅洲做的,你再看看你,志願隊這麼好的基礎,被你搞成現在一盤散沙的模樣。”說著李航就把一封電報甩在姜大龍面前。

聽到是謝文海,姜大龍有些意外,連忙拿起電報看了起來。

一分多鐘後,姜大龍臉色詫異地看向李航,“長官,謝文海搞的這麼大嗎?”

謝文海是真的搞得大。

在一月初的時候,謝文海和張亮二人就把婆羅洲抗日義勇軍擴編為四個團五千餘人。

當時的情況就是看似規模大,其實除了第一團之外,剩下的戰鬥力不咋地。

當時的形容就是一盤散沙。

可現在,也就是三月下旬。

只是兩個月的時間而已,婆羅洲抗日義勇軍的規模突破了上萬人,規模也從4個團變成了3個旅15團。

聽著都嚇人。

最強的還是謝文海親自擔任旅長的第1旅,擁有4個團,四千餘人,甚至還有一個炮營。

別管那火炮好不好,但是架勢是有了。

第1旅的活動範圍就包括西砂拉越和西婆羅洲,連山口洋這樣的荷屬東印度控制的西婆羅洲第二大城市,都在婆羅洲抗日義勇軍的手中。

而且第1旅還曾反攻古晉,並殲滅了三百多日軍和五百多偽軍。

要不是日軍及時增援,說不定第1旅還真有可能收復古晉。

即便如此,目前在砂拉越境內,日軍也只能控制古晉、詩巫和美里三個較大的城鎮。

其餘的城鎮和鄉村,基本都在抗日義勇軍的控制下。

當然,這也是趁著日軍發起對荷屬東印度的作戰,在砂拉越、西婆羅洲等地兵力空虛,才能取得這麼大的戰果。

但只是三個多月就有如此局面,已經算是不錯。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日軍的反撲下堅持下來。

對於接下來怎麼打,李航自然也給了指示。

自然是多學學十六字游擊戰術。

如果日軍反撲的兵力少,倒是可以硬碰硬。

可要是日軍反撲的動靜大,那就得謹慎點。

李航突然有一種感覺,這謝文海怕不是主角哦,怎麼到了婆羅洲感覺有種到了主場的感覺。

大有一種‘金鱗豈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的意思。

好在婆羅洲抗日義勇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