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發作,卻還是忍不住吼了起來:“什麼寄人籬下,什麼看人臉色,賞你一口飯吃?你能不能不要把別人想得這麼卑劣?就算是你嫂嫂喜歡嘮叨些,她也沒有壞心眼;你侄兒侄女更是對你尊敬有加。怎麼到了你的嘴裡,倒好像是我們全家都是那勢利小人,榨乾了你還要給你臉色看,再把你賣了換錢似的?難道我今天叫你嫂嫂來給你賠禮道歉,想接你回去,不希望你孤獨終老,還做錯了不成?”

說著他又轉向葉予期,道:“伯父,說起來您也不是外人。您看看她這樣子。要說二房的人怎麼怎麼給她氣受,在我看來這全是她自己不會做人。就這樣說話做事不會拐彎,只圖自己痛快,絲毫不知道給別人留餘地,誰受得了她這副脾氣?”

這本就是兄妹兩人鬥氣的話,葉予期作為男人,自然不好說什麼,只是呵呵笑著,打著圓場:“她也是氣話,你莫往心裡去。”

關氏是個直性子,又極護短。而且愛屋及烏,因為葉琢的關係,她這心是絕對偏向鄭氏的。所以聽到這裡,她忍不住開口道:“鄭家侄子,不是我偏向曼文,要數落你。曼文也做了我十幾年的侄兒媳婦,她的性子,我最知道。雖然她性子直一點,不會說好聽的話,但從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肯搬弄是非,誇大其詞;也絕不是那等心眼比針還小、沒有容人之量的人。既然她說在你那裡住得不舒服,那可不是她小心眼,斤斤計較,必是你們平時說話做事,讓她不舒服了。

你雖然是她的親兄長,但你已有自己的家了。或許在你的意識裡,你的妻子、兒女才是你最親的人,而這個嫁出去十幾年又回來的妹妹,就有可能是外人了。你可能自己沒感覺到,但你平時從言行裡流露出來的這種內外之別,曼文她一定能夠感受得到。”

你細想想,那天你妻子和你妹妹發生衝突,你是如何處理?我雖然不清楚當時發生了什麼,但就衝著你剛才口口聲聲說曼文小孩子脾氣,讓她體貼、包容一些,我就已能感覺得到你是什麼樣的態度了。當時你第一反應一定不是你妻子錯了,而是曼文她又發脾氣了,不懂事了,對不對?你說,就你這態度,曼文她能在你家呆得舒服才怪。”

鄭鵬舉被關氏一通不客氣的數落弄得面紅耳赤,張著嘴不知說什麼好。

劉氏卻忍不住了。她可不是鄭曼文,她御夫有術,向來知道剛柔並濟、恩威並施的道理。所以她能到葉家來向鄭曼文賠禮,絕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想要鄭鵬舉對她死心塌地。看在她肯委曲求全,顧全大局的份上,鄭鵬舉以後絕對會對她更加體貼周到;反之,如果她不肯來,鄭鵬舉雖然不會休妻,但以後肯定會在感情上跟她生分,與她疏離。

而且在她想來,鄭曼文雖然脾氣剛硬,但此時除了鄭家,她根本無處可去,這次的出走,想必她已想明白了這個道理。既然知道自己以後都得仰人鼻息地過日子了,她肯定得收斂起她那臭脾氣。自己到了葉家,只要稍稍做出些低姿態,鄭氏必然會反過來跟她賠禮道歉的,以後也不敢不討好自己。如此一來,自己裡子面子都賺到了,絕對是這一場風波的大贏家。

所以,她才答應鄭鵬舉到葉家來。

誰曾想,到了葉家,全不是她所想象的那樣。鄭曼文不但跟那茅廁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便是連關氏都開口幫腔,說出這樣的話來。

當即她“呼”地一聲站了起來,對鄭鵬舉道:“既是我跟幾個孩子妨礙你跟妹妹好好相處,我們搬出去就是了。”說完對鄭方景和鄭方輝道,“方景、方輝,咱們走。”說著轉身就要往外走。

“娘,您這是幹什麼?”鄭方景趕緊起身拉住劉氏,又轉頭看著鄭鵬舉,求助地叫了一聲:“爹。”

妹妹再親,又怎麼親得過給他生兒育女的枕邊人?鄭鵬舉知道劉氏是不肯在葉家呆下去了,只得站起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