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代表權勢。

但是在大齊是另外一套規則,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權勢本身才是……

當然了,更為壯大的事業所帶來的挑戰性,對於自己的證明,同樣無比重要。

經營一個企業,又哪裡比得上經營大齊這麼一個國家來得更有挑戰?更能夠證明自身存在價值?

在殷勝之許諾任命韋斯特為大齊宰相的平章軍國事之一之後,韋斯特毫不留情的把東部聯盟給出賣。

東部聯盟只是一個聯盟而已,就是他們這些東部大財團,大商人之間的聯合。

同時,也是法師協會手中的工具。

所以,根本就沒有所謂流亡政府的必要。

甚至韋斯特還策劃著,如何吞併那些聯盟產業,以加強大齊工業和經濟實力。

至於法師協會麼,那就是另外一種態度了。

法師協會,就算部分搬遷到大齊來,對於大齊法師力量,和鍊金力量的加強,都不可以道理來計。

可以說,這些真的完成,大齊將要完成一種蛇吞象的壯舉,以三級跳的形勢,將整個大齊的實力翻出好幾倍來。

當然好處很多,壞處也很多。

太過強大的外部力量進入大齊,會破壞的大齊本來穩固的內部結構,甚至如果讓這些外部力量做大,會威脅皇權等等等等……

不過從目前來說,好處是遠遠大於壞處的,又怎麼能夠因噎廢食?

何況,大齊現在就在面臨強大的危險和敵人。

伊凡沙基正在不惜一切代價的加速修建遠東鐵路,估計再有一年多就會全線貫通。

什麼時候鐵路修好,就是大戰爆發的時候。

而甚至,伊凡沙基皇帝手中最強大的烏河騎兵集團,已經調集到了大齊邊境上。

數十萬的烏河騎兵,其中還有超過兩萬的龍騎兵,帶給了大齊邊防極大的壓力。

而大齊方面也沒有閒著,在烏河一線修建了無數的堡壘和工事。

當然,殷勝之從來沒有想過,在邊境上和伊凡沙基決戰。

北部邊界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各種補給也十分困難。

再加上伊凡沙基強大的騎兵軍團的力量。

所以,殷勝之打算憑藉這些堡壘工事和構建第一道防線,儘量拖延遲滯敵人。

給後方以全面動員的時間和準備。

而邊境線以南,數千裡的廣闊平原,殷勝之打算全部拋棄,堅壁清野,以空間換取時間。

放敵人的大規模騎兵軍團進入,然後依託第二線的丘陵山區,進行防守決戰。

總之,儘量將敵人的補給線越拉越長,然後將敵人拖垮。

這種經典戰術,當然不是殷勝之的原創。夢中前世,某國就是準備這麼對付北方惡鄰的。

第三十一章 恍然如夢

當然了不一樣的是,由於在這方世界,大齊和伊凡沙基的實力雖然有著差距,但是相差並沒有夢中前世的那兩個國家那麼遠。

所以,殷勝之有信心獲得二線決戰的勝利,根本不需要什麼三線。

而這種信心當然是建立在日益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工業實力之上的。

尤其是在阿爾利加的各種工業裝置,和人才正在飛快的轉移過來的情況下。

而顯然,這就再次刺激到了伊凡沙基,讓他們用更快的速度修建遠東鐵路,並且進行戰備。

就在大齊各種備戰之際,殷勝之的分身依舊是在星界之中游蕩,尋找那項鍊感應的地方。

不知道為什麼,殷勝之總是覺著那處地方應該十分重要。

不過只要想想,連海加爾聖法師那種人物對於這條項鍊都如此渴望,也都能夠看出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