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質疑(第2/3頁)
章節報錯
先是熱情洋溢地說了一番套話,最後大聲道:“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電影《第三個人》的主創上臺!”
幾個人魚貫走上臺,相互謙讓了一番,讓導演程爾站到了最中間的c位,蔣琴琴和範小胖分列左右,李唐和徐光頭則站在兩邊。
咋一看,徐光頭和範小胖站在一起,李唐則和蔣琴琴並肩而立,倒是蠻符合電影裡各自的人物關係。
首選是觀眾互動環節,第一個提問的是提前安排的一個託。
這位上影劇團不太出名的演員,論演技還是不錯的,只見他首先向導演程爾提問道:“我注意到何偉開的那輛車經常打不開車門,但當真相大白後,車門突然能開啟了。我想請問導演,這裡有什麼含義嗎?”
只要聊到電影,程爾說話就會變的很流利,他不慌不忙拿起話筒道:“電影裡用打不開的車門,我覺得是暗示何偉的心結,當何偉把一切真相說出來的時候,車門就很自然的開啟了。但在說出真相之前,他打不開車門。”
有了起頭之後,觀眾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另外這部電影確實有太多需要令人急需獲得答應的問題。
隨著這哥們的問題解答結束,馬上有觀眾舉手提問,程蕾挑了一位戴眼鏡的妹子,現場的工作人員把話筒遞上。
眼鏡妹子看起來十分激動道:“李唐老師,我是您的影迷。特別喜歡您演的令狐沖,還有《還珠格格》裡的蕭劍。以前在我心目中你都是特別瀟灑,呃……還有特別帥的那種,但今天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發現您在心目中的印象完全顛覆了。我知道正是因為這樣,恰恰說明您塑造的何偉這個人物是成功的。我就是想問問您為什麼會接這樣一個角色?”
影迷都是感性的,他們往往把演員所扮演角色來當成演員本人,自然而然就不太願意接受演員扮演一些反面或者不討喜的角色。
對於這位粉絲心態的眼鏡妹子的問題,李唐笑笑回答道:“其實令狐沖也好,蕭劍也罷,其實都不是我本人。至於說為什麼要接這樣一個角色,因為我是一名演員,演員存在的意義就是勇於要去挑戰不同型別的人物。當時程爾導演找到我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何偉這個角色,事實證明確實演的非常過癮,為此還收穫了榮譽。”
觀眾提出問題五花八門,比如有人問何偉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兇手?是不是為了安慰肖可杜撰了這麼一個故事?而真正的兇手其實是林默,他最後何偉其實是殺人滅口云云。
還有熱情的女觀眾問李唐,何偉雖然迴避了肖可的示愛,但內心是不是其實是愛肖可的?理由是當何偉得知肖可活不了多久時非常痛苦,完了最後還對肖可做了那種事。
不得不說,觀眾的腦回路很奇葩,難道強女幹也是愛的表現嗎?
輪到媒體提問環節,記者們的問題顯然要專業很多,比如一位戴著《新民晚報》記者就向程爾提問道:“這部電影的故事與敘事的時間順序是倒錯交織的,徹底打亂事件發展的時間軸,顛倒、組接、拼貼後,再進行敘述。包括還有不少鏡頭拍了兩遍。我想請問這是您獨特的創作方式,還是說為了顯示剪輯牛逼而故弄玄虛呢?”
這個問題很尖銳,直接對程爾的創作風格提出了質疑,當然這還是因為程爾在導演領域是個新人,有這種質疑也是難免的。
程爾對這種質疑顯然有思想準備,只見他淡定道:“我拍的第一部畢業短片就是非線性的敘事,其實我並不排斥線性敘事,只是每次我寫劇本,寫第一行的時候,就是故事的中間。
其實很難具體分析為何喜歡這種結構,首先是一種本能,但如果一定要去分析,那對我來說這種敘事有一種美感。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時間其實都是線性的,我們只能線上性時間裡從頭到尾地生活。但記憶卻都是非線性的,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