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是不興奮,還總是帶著猶豫和逃避的情緒。
文欣的家離學校並不遠,坐車快的話只要兩個小時,可大學四年基本沒回去過。除了春節逃不過,硬著頭皮回家住十幾天,又逃難一樣回到學校,今年難道春節都不回去了嗎?回去又能怎樣?沒有人盼著你,沒有人歡迎你,除了把自己像冬眠一樣關在屋裡過十幾天還能怎樣?
文欣的家境也算小康,父母是雙職工,工資級別不低,只有文慧和文欣一對女兒,文慧是姐姐。父母剛結婚的時候第一胎沒有保住,等到生下文慧就當是心肝寶貝一樣疼著。幾年後又有了文欣,本以為是個男孩,結果又是個千金,父母大為失望,也就自然而然地對文欣不怎麼喜歡。更重要的是,文慧聰明伶俐,又繼承了母親的美貌,天生的一副美人坯子,走哪都是贊聲一片。相對來說,文欣就暗淡得多,儘管她也眉清目秀,怎麼也無法跟姐姐爭輝,再加上她小時候有些呆頭呆腦,兩歲多了還不怎麼會說話,在大人眼裡早已是不可救藥的了。
任何的事情,只要是文慧做的,那就是奇蹟,是天才。而文欣從上學起幾乎每年都是全年級第一,父母也只是很隨便地說一聲:不要驕傲,低年級拿幾個好成績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有時候文欣會想:自己是不是父母撿來的,不是她們親生的?要不然同樣親生的兒女,怎麼會差這麼多?
文慧從小習慣了這種被追捧的生活,對文欣頤指氣使,比如玩過家家,她要做小姐,文欣就要當丫鬟;她要做公主,文欣就只配給她扮演一棵樹。稍不如意就罵,“笨蛋!”“小啞巴!”文欣本來就嘴拙,經常給她氣得滿臉通紅又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到七八歲的時候,有一次文慧又胡亂罵人,文欣忍不住了,衝上去就抽了她兩巴掌。文慧身材小巧,雖然比文慧大三四歲,個頭卻高不了多少,體力就更是不如,一向“小姐動口不動手”的她被一下打懵了,愣了幾秒就開始驚天動地地哭,家裡的天就此塌下來了。
母親那一巴掌抽到文欣臉上的時候,文欣強忍著眼裡的淚沒哭,也不為自己做的事情爭辯。那樣冷漠的表情和凜冽的姿態忽然讓母親有些心寒,也沒有再說什麼,嘆了口氣說:“我怎麼生出你這麼個東西!”文欣暗暗地發誓,一定要離開這裡,離開這個所謂的家,有朝一日只要自己有一分的能力,就再也不要回來。
等到長大了,文欣對父母卻不再那麼反感和仇恨。他們其實只是平凡而庸俗的老百姓而已,每天那樣小心謹慎卻又自作聰明地活著,他們選擇了喜歡文慧,可能更多地是為了彌補當年失去第一個哥哥或者姐姐的內疚,而且,自己也許真的不怎麼討人喜歡。年齡一天比一天的大,文欣的心就越來越軟,她看著父母親頭上越來越多的白髮,當年離家出走的那種決心也越來越淡了。
文慧讀中學就開始有人追,她穿梭在一個又一個地男孩子中間,快活地談著戀愛。考不上大學,有爹媽幫著安排工作,沒錢了有爹媽接濟,反正凡事都不用她操心。而父母老了,對她的這種寵溺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此時文欣卻考上了重點大學,他們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另外一個女兒其實也很優秀,多年的隔閡又一時消除不了,父母跟文欣的相處反而比從前更尷尬。
雖然父母對文欣這個大學生有些刮目相看,甚至於有些敬畏,可這並不妨礙他們繼續忽視文欣。從小文慧就是要什麼有什麼,文欣不管提出任何要求都會讓他們覺得過分。女兒考上大學讓他們揚眉吐氣了幾天,等到要上學了卻又覺得她的學費和生活費負擔太重。實際上文欣讀的公立大學,一年也就五六百塊錢學費而已,從開始寄宿起家裡每個月給100塊錢生活費,6年了,物價飛漲,他們給文欣的生活費依然是100塊。他們可以花幾千給文慧疏通關係進重點高中,文慧高考落榜以後,又花上萬疏通關係幫她找工作,只有文欣,永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