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那枚印章;目光卻沒有注意到那溫潤的材質;而是凝視著下頭那玉曜二字小篆。儘管和杜士儀在其他方面的赫赫名聲相比;這印章刻得並不算好;可一筆一劃卻另有一番厚意在。看著看著;她不知不覺將其緊緊握在了手中;良久方才看向了旁邊一直目不轉睛盯著自己的白姜。
“娘子……”
“今ri得見崔家二位娘子;我方才知道;時運二字;我真是盡皆得之。”見白姜懵懂不明;王容便搖了搖頭;“不說了;你ri後就會明白了。”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三百一十九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
read_content_up;
國初制度;凡明經;先帖文;然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帖經十通其六;方許試第二場口試;口試大義十通其六;方許試第三場;至於第三場時務策的成績;則是和前面兩科合併計算;按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為及第。
儘管洛陽縣試明經科不過初選;而且遠遠及不上進士科那般四等及第那樣正式;可畢竟是崔儉玄萬里長征第一步。等了兩天;見前兩場崔十一不曾被黜落了回來;杜士儀這才真正放下了心。
想來崔儉玄既然能夠在李隆基這位天子面前也不露怯;應付這區區縣試應該沒問題
和進士科不一樣;明經科的縣試並不排出具體名次;第三場考完便立時可知道透過或者不透過。省試常科之中;明經科和進士科皆佔了大頭;而明經每一科及第的人數幾乎都是進士科的三倍以上;因而即便只是縣試;洛陽縣廨門前等候的人何止比進士科多一倍。從衣衫光鮮的豪門家僕到麻衣褐袍的寒素家人;足有幾百人。
隨著縣廨大門徐徐開啟;第一個麻衣如雪計程車子昂首挺胸出來;也不管認識他不認識他;立時有人大聲問道:“郎君可透過否?”
“區區明經科的縣試;哪有鎩羽之理?”
這是矜持而又文縐縐的;但更多的人是一出來便尋著親友報喜。至於連縣試資格都沒撈到的人;那是誰都不敢見灰溜溜鑽入人群中;恨不得如泥鰍一般誰都不沾。直到這上百個與試士子幾乎都出來了;方才有人慢條斯理從裡頭緩步踱了出來;到了現下已經冷清了下來的大門口;他還東張西望看了好一陣子;最後才大失所望地抱怨道:“竟然沒人來接;虧我還想留在最後一個;如此免得旁人聒噪
話音剛落;他就只聽到一個氣咻咻的聲音:“別人都出來了;就你磨磨蹭蹭落在最後還在這胡說八道;杜十九郎和十三娘都等得不耐煩了;外頭人又多;他們索xing等在了這毓德坊洛陽縣廨旁邊的酒肆。”
見是女扮男裝的崔九娘;又聽得杜士儀和杜十三娘都來了;崔儉玄頓時轉惱為喜;於咳了一聲說道:“這前頭別人有的興沖沖;有的垂頭喪氣;我自然就讓他們走在前頭;這時候有什麼好爭的;不就是一個縣試嘛……”
“這麼說;阿兄你自然是透過了?”
“那當然;也不看看我之前頭懸梁錐刺股那麼發奮……”
崔儉玄話還沒說完;見妹妹給了自己一個大白眼;他也不惱;好言好語地問了杜家兄妹在何處等候;立時一溜煙撇下人往那兒去了;氣得崔九娘一跺腳後慌忙跟上。等一進那已經全都被包下來的小酒肆;適應了裡外光線不同的崔儉玄很快就看到了角落中那一席的杜士儀和杜十三娘;趕緊就衝了過去;不等人發問便笑吟吟地說道:“初戰告捷”
“你還知道是初戰告捷;看你這得意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已經省試明經及第了”
跟進來的崔九娘還不忘貶損了兄長一句;見崔儉玄彷彿沒聽見似的;眼巴巴看著杜士儀和杜十三娘;顯然在等著誇獎;她不禁又好氣又好笑。可是;就當她以為杜士儀必然也會和她一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