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已去職,嘉靖皇帝聽從桂萼、張璁建議,詔令王瓊“以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代王憲督陝西三邊軍務”,並御書“方岳重寄”匾賜王瓊府第懸掛。王瓊以七十餘歲的高齡接旨,馳騁邊疆,迫使吐蕃降服,又平息甘南、峨山、西北等地。

嘉靖十年王瓊奉旨回京任吏部尚書。次年七月,王瓊病死於京師住所,長子王朝立扶靈樞回籍,安葬於蒙山之下,禮部尚書霍韜撰神道碑。

朱厚照剛開始時,原本致力於消除內閣與六部的矛盾,但是事與願違,經過自己中旨任用禮部、戶部後,六部與內閣的矛盾反而愈演愈烈。

後來自己看開了,不再幹涉事情的發展。

歸根結底,是自己與內閣的矛盾加深。司禮監的段位太低,這才拉來六部、勳貴進入御前會議,與內閣抗衡。

自己其實也不知道做的對或者不對,也不知道會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片刻後朱厚照道:“卿此論,頗為新穎。”

王瓊卻笑道:“啟奏陛下,陛下承太平之世,受託孝廟而統御萬兆之民,十七年矣,自陛下大安,力求民生,此乃三王以降聖君所為也。然與聖駕南巡之前舉措相異,朝野褒貶不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說著竟撩起官袍跪了下去道:“萬歲,臣聞自古帝王治天下,舉措繁瑣,然終是“歸根曰靜”大道至簡至易,繁瑣之中無非二是,一知人、一安民。故而陛下常言知人、用人其惟一人,量民力,與三王之道不謀而合。然人知易而難為,聖君言行,小人不解,時譭譽亂之,但百世之後,史書至上必稱頌之。陛下,聖明燭照,明見萬里,天下之道在君心,伏惟陛下奉天法祖,施政公正,以示君心正矣。”

朱厚照見他說的言語懇切,心中的懷疑或者芥蒂消散了許多,嘆了一口氣,說道:“起來吧。”

王瓊剛剛的言論在表明自己是支援皇帝的,擁護皇帝的,認可皇帝的。特別是那句‘陛下常言知人、用人其惟一人,量民力,與三王之道不謀而合。’而且他言語中也在鼓勵皇帝‘人知易而難為,聖君言行,小人不解,時譭譽亂之,但百世之後,史書至上必稱頌之。’不要害怕別人說閒話,背後罵你。頗有“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意思。

這就是在地方上歷練過,體會過民情的官僚和一直身處中央,未做過臨民官的官僚的區別。

王瓊聞言連忙謝恩起身。

朱厚照道:“朕求治之心諸臣皆知,卿言朕知到了,願我們君臣共勉吧。”

王瓊再躬身道:“陛下下旨檢察天下諸司衙門,朝廷地方諸臣為之一振,何也?皆知陛下雷霆之威也。百姓疲睏,蓋由府縣之官,愛民官少,而害民官多,布政司、按察司身為監司者,好虛文,賴人情,竟視秉公任怨為勞身之事,不肯督率其屬,此次檢察,科差之力,一日重於一日。九州軍民,一年貧於一年。萬歲之恩澤不得下,民眾之苦不得上。陛下詔寬恤,官吏廢格不行;降旨免稅糧,仍肆意徵擾。至於其他,更是千瘡百孔,實不能視。”

朱厚照面容肅穆,看著眼前的這個吏部尚書道:“不做實政,好談虛文,乃官吏一大弊病。”

王瓊道:“陛下聖明,正是此意。”

:()我是正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