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來一晚?”
蕭艾扽了扽柳兒,見她也點頭,於是兩碗如意回滷幹上桌。
嚐了一口,蕭艾轉身對店家笑道:“真的很好吃呀。”
那婦人聽了,樂得又給蕭艾的碗裡添了些,:“閨女說話真喜人,你別看我這攤子小,每天就這小碗,我要賣出去一百多碗呢,現在天這麼冷,我收攤得早,這是今天最後一鍋了,賣完我就回家去啦。”說著在面前的圍腰上擦了擦手。
哇,蕭艾見店家如此善談,也仔細的聽著,因為她發現這兒的人說話很快,需要很仔細的聽,大概明白之後,回道:“您的手藝這麼好,生意那自然是好,店家,這是蘿蔔嗎?”蕭艾夾起桌子上一小碟裡的小菜。
那婦人回頭看了看樂道:“對,那是醃蘿蔔,就這飯啊麵條啊一塊吃,特別香的。”
蕭艾吃了一塊,鹹鹹脆脆,還挺好吃,蘿蔔還可以這樣做呀,切成一小塊兒一小塊兒的,醃製鹹鹹的,伴著香油,真的挺好吃的。
“姑娘打哪來呀?北邊?”和蕭艾聽不懂他們的話一樣,這店家聽著蕭艾說話不像本地的,而且還帶著兒化音,畢竟是京都腳下的百姓,這些見識還是有的。
“是,我們從北平來。”
店家張圓了一張嘴,一本正經道:“哦!那麼遠的地方過來的呀,想是家裡有親人在這裡,來一起過年來了吧。”
蕭艾嚥下豆乾,笑道:“是,我們是頭一次來京都,剛才去雞鳴寺轉了轉,這裡好熱鬧呢。”
店家一聽,忙擺手道:“雞鳴寺哪裡熱鬧?姑娘若是找遊玩的地方,應該去夫子廟呀,那裡是國子學,書生會去那裡的什麼貢院考試,因為各地的書生一來就住幾個月,有的就長住下來,那裡特別熱鬧。”
“夫子廟?”蕭艾饒有興趣。
“對,供著個讀書人喜歡的叫。。。。。。”婦人拍了拍腦袋道:“孔夫子,對孔夫子,唉,讀書人喜歡個吟詩作畫的,那裡最是你們這種小姐公子喜歡去的地方。”一邊擦著蕭艾旁邊的那張桌子,一邊道:“那些東西,咱們可不喜歡,還是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好,我平時販菜的時候打那走,什麼時候都能聽見那的歌舞聲,還有那一艘艘遊船在秦淮河上飄著。”婦人停下手中的活,想了想,好像自己也就能這樣形容了,於是回過頭,看著蕭艾道:“我小的時候那裡就很熱鬧,大明建國之後,那裡成了國子學,現在更熱鬧。姑娘倒是可以去那裡看看。”
蕭艾兩人已經吃完,起身付完銀子之後,頜首笑道:“多謝店家相告,若是有機會,我真想去看看。”
蕭艾剛走,又來了一桌客人,那婦人又很熱情的和他們聊起了下個話題。
作者有話要說: 秦淮河:南京一景,明朝時期最為繁榮。今在南京夫子廟一帶,夫子廟即祭拜孔夫子之地。朱元璋將夫子廟改為國子學,使得周圍更加繁榮。
雞鳴寺等皆是古代景緻。
朱元璋祖籍鳳陽,當時民間出現很多歌頌朱元璋的民謠,代表系列,鳳陽歌,鳳陽花鼓是戲曲一種。
求收藏,求評論,謝謝親們。
☆、風起雲湧
朱棣約莫著父皇午朝已畢,換了赤羅朝服,頭戴梁冠,腳踏雲頭履,因為知道此次進宮是父皇私下宣召,故未帶笏板,進宮去了。
通傳之後,由宮人引著進了華蓋殿的內室。
朱棣右腿半跪,朝著正坐在金錦緙絲羅漢榻上的皇上請安道:“兒臣叩見父皇。”
“老四來啦,起來吧。”一個慈祥溫和的聲音,道:“賜坐。”
“謝父皇。”朱棣起來,看了看左右已經坐著的幾位藩王,心道,人來的還挺齊嘛,先後抱拳示禮,坐下後,轉回身又對皇上抱拳低頭,問道:“父皇,兒臣兩年未能來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