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隨著各州被兼併,最終形成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政權機構加強,確立了以官僚體制為基礎的、君主獨裁的**統治。
奴隸主**君主被稱為神之子或神的化身,也就是法老,不僅在今世,而且在來世也要維持其統治地位,因此他們生前就為自己建造地下世界的“永恆之宮”,也就是後來人們所熟知的金字塔。
除**君主外,奴隸主階級還包括貴族官吏、神廟僧侶等。他們不僅佔有奴隸,而且依靠國家政權壓榨剝削農民、手工業者等自由民階層,致使某些自由民變成國王、貴族和神廟的依附者。
從第五王朝起,地方貴族和僧侶集團的勢力逐漸加強。王室成員壟斷國家要職的特權已被日益發展起來的地方權貴所打破。中央與地方勢力、**政權與廣大人民之間的矛盾導致古王國的崩潰。
第一中間期包括第7到10王朝,約公元前2181到公元前2040年。從第6王朝末的珀闢王死後至第9王朝末,在不超過60年的時間裡,至少歷31王,可能多達40王。
這個時期中央集權**統治已經瓦解,統一的王國分裂為彼此敵對的地方王國。有的地方貴族常常採用類似**國王的頭銜,甚至掌握軍隊。
在第一中間期的開始,曾發生連續幾十年的大饑荒,但國家仍橫徵暴斂,巧取豪奪,因而導致埃及史上的第一次人民大起義。
後來在底比斯興起的第11王朝重新統一了埃及,埃及歷史進入中王國時代。第12王朝時,由於青銅器的發明和使用,社會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國家在法雍綠洲進行了巨大的水利工程建設,開墾出大片土地,興建了新的城市。
奴隸制逐步發展,除戰俘外,有些自由民也變成奴隸,而且他們的奴隸身份被其子孫所繼承。
這個時期古埃及對外關係十分活躍,與敘利亞、克里特的交往擴大。中王國國王對外遠征,向敘利亞和努比亞擴張,且在尼羅河第二瀑布以南的努比亞境內建立了堡壘和商業據點。
從第13王朝開始,埃及進入第二中間期。第二中間期由於以宰相為代表的官僚勢力的發展,王權有所削弱。第13王朝的宰相安庫能夠左右王權,甚至比國王還重要。
由於嚴重的社會分化和尖銳的階級矛盾,第13王朝末再次爆發人民起義。。與此同時或稍後,三角洲西部出現以克索伊斯為中心的獨立勢力,稱為第14王朝。在三角洲的東北部,喜克索人以阿發里斯為中心建立第15、16王朝。在底比斯,繼第13王朝之後,興起第17王朝。第17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最後驅逐喜克索人,重新統一埃及,開始了第18王朝。
第18到20王朝是新王國時代,又稱新帝國時代。這一時代的埃及國王發動了空前規模的對外侵略戰爭,圖特摩斯三世時的埃及版圖,北至敘利亞的卡赫美什,南至尼羅河第四瀑布,形成強大的軍事霸國。
在頻繁的對外遠征過程中,埃及王公貴族大肆劫掠財富、牲畜、奴隸等戰利品。在軍事遠征的基礎上,新王國時期的奴隸制進一步發展。一般的自由民、甚至牧人也佔有奴隸,而且出現了租賃奴隸。
此時君主**的中央集權制度得到加強,法老已成為國王的正式頭銜。宰相一職由兩人分擔,協助法老分管上、下埃及。
但是,地方貴族特別是以阿蒙神廟為代表的僧侶集團的發展威脅到法老的**統治,從而導致埃赫那吞改革。
第18王朝的末代法老荷倫希布死後,拉美西斯一世繼位,開始了第19王朝。第19王朝的法老謝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為維護埃及在亞洲的霸權,與赫梯帝國發生衝突,經過16年之久的戰爭,最後以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王哈圖西利斯簽訂和約告終。
第19王朝末至第20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