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複雜的,一方面他得承認陸為民很不一般,無論是能力還是待人處世都他這個年齡的人,而且實事求是的說對自己也不賴,至少讓自己對對方難以生出太深的嫉妒感,甚至還能讓自己覺得和他共事也是一種緣分,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對方如果在這個位置上長期呆下去對自己很不利,自己不但被對方光芒完全遮掩,而且在年齡上也遠無法和對方相比,真要拖上兩三年,自己日後在要想上進的希望就會越來越渺茫。
他不甘於自己就在科級幹部位置上打住,而要想奮進到處級幹部,那麼就不得不在最短時間內先行把這個正科級幹部解決了,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在四十歲之前奔上副處級幹部。
照目前的態勢來看陸為民跟隨夏力行去省裡無疑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就張建春來看這也是最理想最明智的,畢竟到了省裡,稍加積澱打磨,以陸為民為人處世的本事和工作上的能力才華,上個副處甚至正處級也就是幾年之間的事情,三十歲左右撈個正處級幹部也不是什麼非分之想,而留在豐州有何意義?
但越是這樣想,張建春心裡就越不踏實,因為接觸陸為民這麼久,瞭解越深,越是覺得陸為民深不可測,對方的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想法完全不能按照常理來推斷,你覺得理所當然的他就覺得未必合適,但是恰恰按照對方的路子來,卻總能迎合時勢發展需要,一下子就能拿出熠熠生輝的成果來。
《豐州社情》的創辦如此,北方機械廠的引進如此,張建春甚至還知道連現在那個正在為試點搞得幾個部門都大動干戈的戶籍農轉非的提議也是出自陸為民之手,這樣的人物,你的確不能以常理來判斷,想到這裡,張建春覺得自己最好還是單獨和陸為民好好談一談,想那麼多無益。
第三卷 莫道君行早 第五十三節 面臨抉擇
想和陸為民談一談的人不少,孫震也是其中一個。
豐州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規劃設立讓孫震再度見識了夏力行魄力的同時也讓他對陸為民興趣更濃,夏力行在和這位下任行署專員交換意見時明確表示自己是受到了陸為民建議的啟發,而《豐州社情》的風格更讓孫震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
不講面子,不捂蓋子,不打棍子,不定調子,這四個不作為《豐州社情》的辦刊風格,讓孫震很有點驚豔的感覺,一個年輕人敢提出這樣犀利的風格,哪怕是一本內刊,也足以讓人側目而視了。
而當孫震問及陸為民時,陸為民更明確說內刊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真實而深刻反映現實存在具體問題,而不是歌功頌德或者塗脂抹粉,那是眼下那些主流報刊的工作,而作為一個地區的領導他們需要面對或醜陋或殘酷或無奈的現實,無論是否具有改變現實的能力,最起碼你要知曉清楚。
內刊如果做不到深刻,最起碼也做到真實,這是起碼要求,陸為民稱他希望《豐州社情》能夠做到真實,向深刻看齊,僅此而已。
這番話把孫震給震得不輕。
當安德健在無意間提到陸為民似乎更願意留下來到基層去工作時,孫震覺得自己可以抽時間和陸為民聊一聊了。
他不知道陸為民不想去省裡是不是獲得了夏力行的認同,但是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前程似錦的這條道路陸為民居然不願意去,這足以讓無數人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別說其他人,就連孫震自己都覺得驚奇,他相信只怕安德健一樣無法理解。
安德健同樣對陸為民流露出想要留下來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議,他甚至以為是夏力行對陸為民是不是有了什麼看法,但是很快就否認了這個猜測,這應該是陸為民自己的想法,而且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想法,雖然他並不認同陸為民的想法,但是他還是相當讚賞陸為民這種獨立自考自我決定的自信。
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最關鍵還是要看夏力行的態度,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