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那裡每年都在為他們提供著鉅額的資金,即便是財政如此緊張也從來沒有缺了這些人的使用,這些資金都是透過人民銀行在德國和俄國的分支機構提供,對此楊皇帝可以說了如指掌。

“亂吧,亂了好啊,只有自己人殺起自己人來才是最狠的,看看當年法國人,咱們洪楊之亂,哪一次不都是殺個血流成河,縱然最慘烈的外部戰爭,也無法跟內戰中互相殺戮的效率相提並論,俄國有一億五千萬人口,如果他們真得發生一場內戰的話,估計後面那個五千萬抹去還是很輕鬆的。”楊皇帝神叨叨地說道。

實際上尼古拉也知道他面臨的內部危機,現在也正在為解決危機進行努力,包括設立國家杜馬,支援首相斯托雷平進行土地改革等,不過很顯然漸進的改革無法滿足那些野心家的胃口。而且他的那位首相也是一個鐵腕人物,不願意對任何異見者妥協,尤其是在這種可以說內憂外患的形勢下,他更習慣用絞索而不是對話來對待那些在他看來,只想要動盪不想要俄羅斯的亂黨,這樣矛盾很難得到緩解。哪怕他的改革確實讓國家得到了好處,但只要野心家們得不到好處,他們就不會承認這種改革對國家的好處,原本歷史上當一顆子彈結束斯托雷平的生命後,俄羅斯也就徹底沒了希望。

平庸的科科夫佐夫和有才能但卻軟弱的維特,都無法挽救病入膏肓的俄羅斯帝國,這個帝國需要的是一個普沙皇式的鐵腕人物而不是什麼民主自由。

當然這些就不關楊皇帝什麼事了,他巴不得俄國人自己內部互相放血呢。

曝兵南美並沒有影響俄軍在歐洲戰場的實力,在用中國貸款從中國購買的軍火源源不斷湧入俄國後,尼古拉又在國內徵召了一百萬頭灰色牲口,使俄軍總兵力達到了恐怖的六百萬。共編成了整整三十個集團軍,很顯然他是準備放大招兒了。整個協約國立刻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到現在為止無論英法意都沒有能力再發起大規模攻勢了,國內兵源已經枯竭,在缺乏突破手段的情況下進攻者必須付出數倍於防守者的傷亡,這也就意味著誰進攻誰倒黴。

當進攻傷亡過大,而國內無法滿足兵力補充的時候,原本的戰線也就很難再維持了,所以這段時間雙方就像兩個在街上叫罵的潑皮一樣互相喊著你打我呀,你打我呀!但就是沒有一個離開自己戰壕的。

這時候任何戰線上力量的劇增。都意味著平衡的打破,原本歷史上美國人就是扮演了這個角色,但現在美國人是不可能了,所以俄國也就只好勉為其難地擠一擠上了。為了幫助尼古拉武裝起儘可能多的軍隊,英國人這時候也蒐羅蒐羅壓箱底的最後一點資金,從中國,瑞典,邦聯這些地方購買大量軍火源源不斷送往俄國,一百萬不夠。怎麼也得兩百萬才行。很顯然整個協約國集團這一次是要齊心協力給德國最後一擊,爭取在一九零八年之前結束這場令人心力交瘁的戰爭了。

協約國秣兵厲馬,同盟國自然也不能閒著,但可惜雙方人口數量的差距這時候顯現出來。英法俄意葡五國加起來人口接近兩億五千萬,雖然失去了一些領土跟人口再加上死了一些,這時候算算兩億還是最低限度的。同盟國就差遠了,德奧希羅黑荷阿加起來也就一億露點頭。而且阿根廷還不能算,荷蘭還沒精打采,算算也就一億人口的主力軍。協約國可以再動員一百甚至兩百萬軍隊,同盟國是真擠不出人來了。

可擠不出也得擠,要不然等俄國新編的集團軍完成組建,然後猛然壓過來,德奧就有全線崩潰的危險,兩國立刻也開始在國內搜刮那些能夠上戰場的,實在不行就放寬標準,年紀小點或者老點也就都湊合著了。

就在兩大集團競賽一樣壓榨各自國內兵源的時候,一個讓他們心頭一震的訊息傳來,中國開始擴軍了,此前中國始終維持著一百萬陸軍的規模,現在要一次性擴充兩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