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樓的建設捐獻資金,甚至後來就連羅馬尼亞,希臘,黑山這些國家的君主們都跑來湊了錢,不是君主的一個不要,就連親王都沒有捐獻資格,最後這棟大廈建成後被命名為君權大廈。
然後聯合國自然是要設立秘書長的,這個由各國代表選舉產生,由各會員國政府提名,當然必須是沒有任何職位的民間人士,而且也不能是貴族,這一看就明白實際上就是一個高階打公仔。
然後最重要的機構自然是安理會了,不過和原本歷史上後來出現的聯合國不同的是,不存在常任理事國,因為這時候世界上總共也沒有幾個國家,完全沒必要搞得這麼麻煩。
亞洲總共就中國,波斯,奧斯曼三國,利雅得埃米爾暫時還沒資格同真正的國家相提並論,而且他最近正在謀求以邦國身份加入中華聯邦帝國,主要是他那裡實在太窮了。原本也就能在去麥加朝覲的旅客身上收點過路費,可隨著吉達港建設的完善再加上海運越來越發達,另外就是科威特到麥加的飛機航線開通,朝覲者已經不怎麼走利雅得了,哪怕坐火車也很方便,那誰還騎著駱駝長途跋涉?所以他的日子越過越艱難,現在手下老百姓吃飯都有些困難,所以想用這種方式獲得中國的援助,另外他向西向北全是奧斯曼領土,向東向南幾乎全是中國領土,就那點地方夾在中間也沒什麼意思。
歐洲只有北歐三國加德奧俄英法西意黑希羅保共十四個國家,教皇國不算,非洲只有一個國家,其他全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然後就是北美三國,中美洲七國,南美洲九國,全世界加起來總共就這三十五個國家。的確也沒必要再搞什麼常任理事國和非常任理事國,最多在投票權上進行一下劃分,比如說大國票數多一些,小國票數少一些,非要讓中國和巴拿馬一樣的投票權也不合理。(未完待續……)
第六五五章 二十一條
“總之,有了這樣一個機構,以後我們就再也不需要用戰爭來解決問題,國家間的爭端都可以拿到這裡來大家一起討論,孰是孰非自有公論,安全理事會透過的仲裁決議,也就是世界的公理,作為成員國必須接受,如果有誰到時候敢於違抗安理會的仲裁,那麼作為這個機構的發起人,我首先就不答應!”在聯合國成立大會上,楊皇帝親自出席並且露出世界警察的嘴臉。
這時候法國已經完成公投,西班牙波旁家族的馬德里公爵,安茹公爵卡洛斯。瑪利亞。德。洛斯。多洛雷斯。胡安。伊西德羅。何塞。弗朗西斯科。基林。安東尼奧。米格爾。加布裡埃爾。拉斐爾。德。波旁…哈布斯堡…洛林,毫無懸念地以壓倒性優勢獲得了法國人民的認可,從此登上法國王位,好吧,他的身份的確很高貴,足以配得上一頂王冠。
按照法國王位稱號他應該稱為查理十一世,原本歷史上這傢伙再有三個月就死了,不知道帶上皇冠後能不能多活幾年,他唯一的兒子海梅王子自然也就成為了法國王儲,不過這位王子殿下今年四十了還沒有娶妻,而且在他父親當上國王前就已經公開在上帝面前發誓,他這輩子不準備結婚了,再聯絡到他叔叔聖海梅公爵阿方索。卡洛斯今年六十了還沒有任何兒女,那麼這頂王冠最後會戴在誰頭上也就昭然若揭了。
當然這得看以後各國的實力對比,畢竟人家奧爾良公爵也還是保留對法國王位要求權的。
查理十一世登上王位後,首先就撇下國內的爛攤子親自乘坐中國皇帝派到法國的專機到達中國進行友好訪問,他的到來受到中國皇室,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用楊皇帝的話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