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為名將,只求他們知道一些軍事常識,不犯一些常識性的軍事錯誤。
〖
第132章普及軍事常識
趙樸從來不認為,他的軍事才能有多高,一直是半桶水。作戰計劃也往往是王彥、王守義、李破軍等人制定,然後他充當修改者,決策者。在每次大戰時,也往往是他們率領士兵衝殺,衝破敵軍大陣,殲滅敵人。而他只是坐在一旁,靜靜的看著,直到戰鬥結束。
外行指揮內行,是軍事上的大忌。
身為統帥,身為最高領導人,趙樸需要的是制定大致的作戰方略,制定訓練大綱,嚴肅軍紀,鼓舞士氣,做好後勤工作等等,至於具體的作戰指揮,還是交給專門人吧!
因為是半桶水,趙樸深知自己的不足,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水平。此時,軍事水平依舊不行,卻遠遠超過了在場的各個軍事文盲。
在趙樸看來,李綱的十議,完全就是軍事和政治上的白痴,誰用他誰倒黴。
“一議國事,專力自守,在要害之地建立藩鎮,在黃河以及長江、淮河之南設定帥府,修固城壁,整治器械,教練水軍,練習戰車,使敵人進無抄掠的收穫,退有被攔截打擊的憂患。這樣敵人雖然有時出沒,但一定不敢因此而深入內地。三數年間,軍政更加修明,甲士戰車全都具備,然後大舉討伐金國。”
這是文人論軍事,白痴無比。從東到西,構建千里防線,損耗費的錢糧有多少,國庫能否支撐尚且不說,單單是兵力就不夠,從東到西,至少需要三十萬精兵,還有數之不盡的鄉兵作為輔助才能守住。
可是兵從哪裡來?將從哪裡來?
都統統沒有考慮,在不考慮現實的情況下,提出這個看似宏偉的防禦計劃。
實際的情況是,兩次與金軍交戰,禁軍盡數覆沒,留下的只是土雞瓦狗;西軍盡數覆沒,只留下殘兵敗將。此時,宋朝正規軍全軍覆沒,新的軍隊還未練成。沒有兵,沒有將,沒有財力,如何構建,這個防禦體系只能是空想,只能是在腦海裡意淫一下,沒有一絲實踐的可能性。即便是運氣爆表,真的組建下這個防禦體系,可是能防得住金軍嗎?
集中優勢兵力,才能消滅敵人,若是將兵力分散在千里防線上,只會被金軍一口一口吃掉。
處處防禦,必然是處處失守。
李綱設想的是,三年時間北伐,也太小看金軍了。金軍不是土雞瓦狗,金軍比契丹,比党項更為兇殘,三年時間就北伐,太急躁了,有些空想。
趙樸看來,北伐金國,必然是慎之又慎,盲目北伐往往是“元嘉草草,倉惶北顧”。
歷史上,蒙古滅西夏十六年時間,滅了金國二十四年時間,滅了南宋四十五年時間。滅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滅半農半牧的政權,更為艱難。趙樸看來,能用二十年時間滅了金國,就是運氣爆表了;花上一輩子時間,能滅了金國,就是走大運了。
三年後北伐,趙樸無語了……真是天才的想法。
“二議巡幸,天下的形勢,關中為上等,襄陽、鄧州次之,建康則又次之。今天應該以長安為西都,以襄陽為南都,以建康為東都,分別任命守臣,修築城池,整治宮室,積聚乾糧,以備皇帝巡幸。三都建成以後,有三項好處:第一項可以借巡幸的名義,督促各方使國勢不至於失之太弱;第二項不設定固定的都城,使敵人無所窺伺我虛實;第三項四方希望陛下巡幸,奸雄無所覬覦。至於汴梁是宗廟社稷的所在地,是天下的根本,陛下即位之初,怎麼可以不見一下宗廟,以安定都城百姓的心呢!希望先頒降敕文,以修整朝拜陵寢為名,選擇日期巡幸汴梁。”
趙樸看來,又是文人夢幻般的想法。
“天下的形勢,關中為上等,襄陽、鄧州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