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共計三千匹戰馬,五千匹馱馬,六千匹駑馬等,合計一萬四千多匹。
看著這些馬匹,趙樸心中鬆了一口氣。
馬也有四六九等之別,最好的馬用來做儀仗,次之的馬供偵騎,再次的用來給騎兵,最次的馬用來拉車。
有的馬善於短期衝刺,但是不善於長期奔跑;有的馬短期衝刺不行,可是耐長跑;有的是富貴馬,必須用上好的糧食喂,伙食一差就拉稀;有的是平民馬,即便是吃著草,照樣是健步如飛;有的馬匹善於在山嶺之間行進,有的善於在平原行走;有的馬匹天生善於托起重物,有的戰馬則是不善於托起重物。
總之千里馬,良馬只是相對的。
世界上,沒有最好的馬,只有最適合的馬。
那種在各個方面都是冠軍的馬匹,註定只是夢幻。不同的戰馬,有著不同的側重。根據不同馬匹的特點,馬的習性,安排不同人物,這才是利用馬匹的最好策略。
不過宋軍畢竟不是金軍,對馬匹的瞭解很是陌生,粗略的懂一些,可是細緻的就有些困難了。軍中懂馬的人才很少,只能是跟著感覺走。只是感覺很多時刻是錯誤的,結果很多馬匹在錯誤的崗位上工作,又是照顧不當,病死的馬匹不少,生病的較多,很多馬匹即便是沒有生病也處在亞健康狀態。
這讓趙樸不得不感嘆,馬比人還難伺候。
不過,馬匹難伺候,也得細心伺候。
在古代,沒有卡車,沒有火車,馬匹是6地上最為主要的運輸工具。而評價一隻軍隊的機動能力有多強,往往看這隻軍隊的馬匹有多少。
在趙樸看來,宋朝的軍隊很悲劇,機動能力太差了,遇到強大的敵人跑不了,遇到弱小的敵人追不上。結果是運氣好打了擊潰戰,運氣差就是大潰敗,幾乎很少出現全殲滅戰,宋軍也很少成建制的殲滅敵軍,一切都是因為機動能力太差了。
在分兵後,趙樸不斷的晝伏夜行,不斷的走山區,而不走小路,為的就是防止金軍覺,一旦金軍覺,大隊人馬匯聚而來,那就悲劇了,絕對是被全殲的料。
在趙樸看來,一隻軍隊實力差不要緊,沒有那隻部隊一生下來就是百戰百勝,也沒有那隻軍隊一輩子不打敗仗。只要是嚴密的軍紀,嚴格的訓練,再加上打上幾次戰鬥,見過幾場血,新兵變成老兵,一隻強軍也自然而然成就了。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儲存實力至上。
一隻軍隊跑路不丟人,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為了儲存實力,並得到上級允許,跑路時可以理解的。跑路丟人,丟人的是跑路度太慢,最後被敵人咬住了尾巴,打成了殲滅戰。
實際上,有許多軍隊就是在跑路上,沒跑掉被敵軍殲滅,而不是在戰場上被殲滅。
因而,趙樸十分重視機動能力,機動能力至關重要。
為了提升全軍的機動能力,在兩個方面下苦工,一個是不斷的訓練士兵負重越野能力,儘量將兩條腿變成飛毛腿;另一方面,是訓練士兵的騎馬奔跑能力,不要求他們如女真兵那樣,在馬鞍山如履平地,只要求騎上馬能快前進。
在死了幾百匹戰馬之後,總算是摸索出一些經驗。馬匹的生病率,亞健康狀態,總算是得到了抑制。
而此刻,八字軍總算是顯示出強大的機動能力,較多的馬匹可以做到人手一匹;若是緊急情況急行軍,度更快。若是特殊情況,一人三馬,那度更是離譜。
就這樣,大軍浩浩蕩蕩開播南下。
…………
此刻,河東地區的金軍主力已經盡數南下,一部分攻擊陝西切斷向西逃竄的道路,一部分則是直接進攻太原。駐守在河東的金軍,多是遼地投降的溪人軍、契丹軍、漢人軍,這些金軍戰鬥力本身就不強,有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