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力衰弱到了極點;先是敗於契丹,後是敗於女真。也多虧來契丹、女真等,將主要軍事力量,用在防備宋朝進攻,或是南侵宋朝,這才讓高麗有了喘息之機。

只是高麗一直處在擔驚受怕中,一直朝不保夕。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宗主國,實現不徵之國,很是重要。而高麗也可將主要精力,放在處理內部矛盾上。

“微臣明白!”

秦檜道。

…………

這一次會面,很是秘密。

沒有人知道,高麗公主扮作使團一員,親自到了宋朝,視察宋朝底細;也沒有人知道,大宋皇帝親自前去談判,試探底線。

在某種程度上,高麗只是附屬小國,與宋朝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

高麗使者來了,只需要鴻臚寺官員接待就行了;即便是此刻關係高麗與宋朝結盟,也只需要一員文臣,或是一些丞相出手,商議盟約就足夠了。根本不需要皇上親自出馬。

在很多場合,皇上多是扮演著決策者的角色,而不是扮演著執行者,操作者的角色。

皇上很少赤膊上陣,多數交給臣子處理,更多是決策和監督。

當然,一些特殊事情除外。皇上僅僅有決策權和監督權,在某種程度上,容易被臣子架空,容易出現局面失控。因而,有些事情,根本不能假手於人,必須要親自參與。

而越俎代庖,也讓作為談判代表的秦檜,前所未有的重視。

接著,高麗使者與大宋丞相,開始了談判,在一番唇槍舌戰,一番鬥智鬥勇之後,簽訂了盟約。

宋朝與高麗聯盟,核心是為了藉助高麗的土地,與山東形成夾擊之勢,在海上形成封鎖,徹底的將金國困死在遼東,契丹。而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盟約主要有五條:

第一,宋朝為宗主國,高麗為從屬國。

這一條,重在確立宋朝與高麗之間的關係,不是兄弟之國,不是君臣之國,但是高麗附屬於宋朝,這是大是大非,主要是給士大夫們炫耀之感,主要是名分之別。

名不正言不順,這一條看似無關緊要,卻是大義所在,時刻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

第二,宋朝與高麗簽訂盟約,組建盟軍,合力攻擊金國。

這一條,主要是將高麗拉下水,不指望高麗軍戰鬥力有多強,至少面子上好看,可以搖旗吶喊,可以擴大聲勢。

第三,高麗對遼東實現經濟封鎖,不得有戰略物資進入遼東。

主要是經濟封鎖,徹底困死金國,金國經濟落後,一些物質缺乏。打仗能夠支撐到現在,更多是靠著以戰養戰。一旦金軍受挫,以戰養戰計劃破產,那麼將會陷入絕境。

打仗不僅是要在軍事上,還要打經濟戰。在經濟上,活活困死金軍。

第四,宋朝租借一些小島港口,駐紮兵力,以便攻擊金國,租借時間大約三十年,付出二百萬貫錢,分期付清。

這算是一點經濟上的補償,畢竟結盟需要利益。而讓小弟邀請吶喊,也需要給一塊糖吃。

第五,宋朝與高麗,永世為盟友,設高麗為不徵之國。

這一條主要是為了防止假途滅虢。此次盟約的核心是藉助高麗的土地,攻擊遼東。這對於宋朝好處很大,可是對於高麗卻壞處極大。一旦滅了金國,宋朝順道滅了高麗,那高麗可就虧大了。

歷史上,剛剛滅了敵人,有揮手滅了盟約的例子太多了。強國經常玩這一招,不得不防。

ps:宋朝與高麗結盟,鉗形攻勢形成,宋朝開始進入反攻。

第408章都是可憐人

公元1132年,杭州繁華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