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李文田行事果斷,把握大局能力很強。外蒙那裡遠離中原內地,事事請示,勢必要誤事。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李文田為人豪爽、辦事大度,很有親和力,不僅和王敘、張亞飛、高宗寶、張濤、梁芳、伍進這些第四路軍的“老人”相處很好,和李思熾、趙鳳武,甚至是梁忠甲、韓光弟等人相處的也很融洽。由李文田擔任前線司令,不僅能服眾,還能使駐外蒙的各部隊形成凝聚力。
而讓魏廣惠擔任副司令,是因為外蒙不僅是魏廣惠領軍奪回來的,他現在還擔任外蒙衛戍司令,這兩年獨立支撐外蒙局面實在是功不可沒。
至於讓高宗寶擔任副司令,則完全是宋哲武為了安撫跟隨自己起家的張亞飛、高宗寶、張濤、梁芳、伍進,甚至還有簫國棟和王敘這些“老人”。
宋哲武這些年在第四路軍裡唯才是用,提拔任用了許多有才幹的後加入第四路軍的人,這些人有的在第四路軍中的地位已經比那些“老人”們要高,比如陶蓉、李文田。還有一些人雖然是後來者,可是地位也已經和他們相同了,比如李思熾、梁忠甲、韓光弟、趙鳳武、井嶽秀、李耀明、王弼、馬法五、龐炳勳,還有李瑞芳等人。
雖然現在還沒有人向宋哲武抱怨,可是作為一個上位者,宋哲武是不能不有所考慮的。如果宋哲武對於這些“老人”們不進行妥善的安撫,難免會讓這些人寒心,而這些人又恰恰是宋哲武支撐第四路軍的中間和骨幹,他們如果有怨言,這可不是宋哲武願意見到的。
還有一點宋哲武是絕對不會和人提起的,那就是他現在的部隊擴張的太快了,許多人並沒有經過考察、考驗,雖然宋哲武一向是用人不疑,可這也不代表他會毫無防範心裡,對於高宗寶這些老人,他還是很放心的。小心駛得萬年船,這句話宋哲武還是很明白它的含義的。
雖然現在已經是冬季,內外蒙地區已經下了幾場大雪,這個時候是不適於長途行軍的,可是宋哲武卻不能再等到開春了,在把能調動的卡車都交給李文田後,幾十萬部隊就浩浩蕩蕩地開赴外蒙。
隨同李文田去外蒙的,還有張亞飛視為心肝寶貝的那24門重炮。外蒙一旦打起來,沒有重炮支援的仗會打得很艱苦,雖然僅有區區24門150mm榴彈炮,可也聊勝於無。這個重炮團將成為李文田掌握的司令部直屬重炮部隊。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對於外蒙古的這個叫法,宋哲武一直感覺很不舒服,這很容易讓他想起他前世那塊被蘇聯強行割出去的土地。現在內外蒙那裡既然都歸他管轄,名稱就需要改一下了,總不能總讓自己不舒服吧。
宋哲武在北方建設發展委員會成立之初,就已經報請南京,請求將外蒙改為北蒙古自治省,內蒙改為南蒙古自治省,南京在李文田出發前,已經批准了宋哲武的改變名稱的請求。因此,現在李文田率部不是去外蒙,而是去北蒙了。
去北蒙的部隊有幾十萬人,彈藥軍需的數量更是十分龐大,因為向北蒙搶運糧食和國防建設物資是不能停下來的,宋哲武所能調給李文田的卡車數量只有幾百輛,遠遠不能滿足部隊需要。
正在宋哲武和賈景德等人商量,準備僱傭太行行署地區的所有車輛時,趕來太原的井嶽秀主動來找宋哲武,自告奮勇地承擔了這個任務。宋哲武僅僅付出了在太行行署僱傭車輛的三分之一的錢,井嶽秀就在南蒙透過那些王公們,組織起數量龐大的駱駝隊和勒勒車運輸隊,到綏遠等候李文田,幫助大軍運送彈藥給養。
而且,這支蒙族運輸隊,除了駱駝隊全程跟隨,普通牧民的勒勒車隊並不是從綏遠一直運送到北蒙,而是採取途中接力的辦法,每到一個旗盟,都會有當地的王公們組織當地牧民負責運送……
感謝“70生人”書友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