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京城從此再無平靜,四月,楊妃誕下皇子秦珓。秦珓一出生就萬眾矚目,出生第三天便被封王。楊家眾人甚至迫不及待地要皇上封他為太子,楊家與諸皇子之間的矛盾再次擴大,已達到了白熱化狀態。五月,英王、成王、平王三位皇子分別被貶為西北、西南和東南。鄭靖朗也來告別,他要去肅州的姨母家探親。同時,武安郡主和韓國夫人的爭地事件也有了結果,最終是楊家獲勝,聖上另外賞賜了韓國夫人五畝畝良田建造宅邸。武安郡主全家被遷到她的食邑所在地——羌州居住。楊府眾人拍手稱快,大肆慶祝。
宜竹家也有了喜信,那就是楊鎮伊從軍的指令突然取消了,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但楊明成被貶西北的事已是板上定釘,再無更改的可能。其實楊家還真有這個能力更改命令,可惜沒人去因為楊明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求情。
事已至此,一家人反倒平靜下來。倒是宜竹的祖母氣得病倒在床。楊明成在五月出發去西北,一家人慘然分別。
五月入夏以後,京城的天氣異乎尋常的悶熱。
父親走後,宜竹心裡空蕩蕩的沒有著落,宜蘭和章文生的感情也漸漸冷卻下來,她終日黯然神傷。倒是宜梅時不時地來陪陪她。宜竹勸大伯趕緊把生意收斂了,多買些糧食藏起來。大伯可能也察覺到氣氛不對,倒也聽取了宜竹的一部分建議。
宜竹把家中的銀錢大部分買來糧食,釀成酒藏在地窖裡。平氏一直心憂丈夫也沒心思管她。做完這些,宜竹心裡不安,她三番五次地勸家人:“不如,我們回老家去吧。”可惜每人都有牽掛和走不了的理由,沒人願意離開。他們和京城的百姓一樣,堅定地認為,即便有什麼意外,也是京城最安全,因為長安城有英明天縱的皇帝陛下和潼關天險。
第三十五章戰亂初起
楊明成離開長安兩個多月後;就託人捎來了一封信。信中說;張正遠和他的屬下雖然對他頗有微詞;但並沒有為難他。他們這些人的性格仍跟以前一樣剛直不阿,清高孤傲。他只需做好份內之事便好,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處處逢迎;日子反倒過得很舒心。只是家人不在身邊,甚為思念。
宜竹讀到這裡;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們全家一直害怕張正遠會因為對楊家的私恨而為難父親。現在看來,是他們多慮了,張正遠那一眾人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們不會也不屑於使用那些卑鄙手段為難別人。她突然想到,也許,秦靖野當初下令時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還有,他讓哥哥去羌州從軍應該也有別的用意。只是他當初什麼不直接說明呢?想到這裡,宜竹多少有些懊悔自己的衝動和魯莽,但下一刻,她的耳畔又響起了秦靖野那高高在上、毫不留情的批評她全家的話語,且不管他的心思如何,單他這種態度著實讓人惱怒。她趕緊撇掉雜念,繼續讀信。
父親在信的末尾說,他不日就會升遷,有可能會到薊州治下的一個下縣去做縣尉,俸祿雖比不上從前,倒也夠一家人勉強度日。如果他們不嫌棄西北苦寒,可與天涼之後上路去薊州和他團聚。
這一封信讓宜竹一家人跟炸了鍋似的,平氏又是哭又是笑的。接著全家坐下來商量到底要不要去西北。楊鎮伊和宜蘭多少有些不情願,他們一個怕苦一個捨不得情郎,宜竹倒是願意去,她總覺得京城不是久呆之地,按她的想法,回益州老家才好呢,可惜沒人贊同。平氏是左右為難,她既放心不下丈夫,又顧及兒女的意願,問來問去,一時也沒個定見。
最後她決定去問問婆婆的意見。趙氏聽到宜竹給她唸完信後,也是喜憂參半,唉聲嘆氣。
宜蘭生怕祖母同意他們一家去西北忙出言委婉勸阻,她不好意思拿自己說事,便拿祖母和宜竹為藉口:“祖母年紀大了,父親不在身邊,我們應該服侍你老左右。還有就是二妹的婚事,西北那是苦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