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此時,營地周圍的川軍自然已經逃離。
下半夜,天色更加昏暗。象耳鎮方圓百里,水系發達,江河溪泉眾多,溼氣特別重。此時接近打霜的時間,地面上已經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霧氣。
霧中搜尋,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杜聞道吩咐另一個監軍庖西田道:“須注意沿途經過的山石樹木,重要的用筆記下,以防迷失道路。”
前面跑過來一個甲長:“啟稟元帥,前面有座木橋。過還是不過?”
“前後距離拉開一點,過。”杜聞秀道。
道路崎嶇,難進難退;水回曲折,忽東忽西。一頓飯時間過後,霧更加濃密。杜聞秀忽覺不對,問道:“這霧裡,是不是有一股燒木柴的煙味?”旁邊親兵使勁聞了聞,答道:“是有煙味。”杜聞秀立即喝道:“傳令,停止前進。向後轉,後軍作前軍,撤退。”
有煙味,自然是有人在焚燒木柴。不用說,又是川軍。青煙夾在薄霧之中,看上去差不多,聞上去就差多了。川軍這**陣,布得也太差了。
橋到了。杜聞秀記得,木橋離宿營之地不過一里多地。今夜雖然沒有找到川軍,但亦未中川軍埋伏。得失大致相當。
軍馬的四蹄釘有鐵掌,鐵掌踏在石橋之上,聲聲脆響,十分悅耳。杜聞秀忽道:“停。叫庖監軍過來。”
等庖西田縱馬馳近之後,杜聞秀道:“快,把記載拿出來,看看我軍經過的到底是木橋還是石橋。”
庖西田拿出記錄一翻,是木橋。
“多準備幾枝火把,下去幾個人,檢查一下。看看這座石橋,是不是木橋改的。”
士兵檢查後回報,確實是座石橋。
迷路了。“調轉方向,撤退。”
這裡確實是座石橋,只是王濟恩事先叫人鋪上木板,豎上欄杆,改作了木橋。等大理軍隊過完之後,再撤掉偽裝,還原成了本來的石橋。
王濟恩早就料到,杜聞秀第一次過橋的時候,必不會仔細檢視。等到第二次仔細檢視的時候,卻又是真的了。
這樣一來,就將杜聞秀這支軍隊引向了遠處。
四月十二日,天色大亮。杜聞秀遣人向村民一問,才知已經到了彭山的牧馬。
“我已如此,其餘將領更不知被引到了何處。”杜聞秀立即派出偵騎,四處找尋。
還好,很快便得到了迴音。
徹底不眠,還要奔波千里,這樣的軍隊還能打仗麼?這樣下去,絕對不行。
此地距成都只百餘里地,這支小股軍隊既然不顧死活,前來牽制本軍,很可能是因為川軍主力在外,成都空虛。回想自北上以來,一直不見川軍主力,後來川軍又缺糧撤退等種種跡象,也表明成都是座空城。
既然如此,我就先圍成都。這小股川軍必然前去救援。屆時設下埋伏,先把這小股川軍吃掉再說。
說不定,成都城不堪一擊,另有意外之喜。
杜聞秀將偵騎叫進帥帳:“傳我令箭,各軍即刻拔營。明日辰時,合圍成都。”
由於在豐都耽誤了一天,四月二日,聖駕才到巴州。
巴州,原名巴縣。子虛十年,因其水陸交通和物資集散的重要位置,四川自行改名為巴州。
巴州位於嘉陵江和長江的匯合處,得天地之造化,成為川江航運的起點。縣城倚山而建,又名“山城”,共有九門十八個碼頭。其中,朝天門就修建在三碼頭的上方,也就是兩江匯合的沙嘴再往嘉陵江上溯五十丈之處。
朝天門,名義上由張永親自督造,實際上也只是掛個名而已。張永自來到巴州之後,一直就住在通遠門外的枇杷山上,整日足不出戶。修造的一切事情都是衙門辦的。
巴州是個大縣,雜政司配有兩府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