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種是萬安堂和東家說一聲,他們東家則是會派人派送藥材過來的。

至於收購藥材的價錢,看藥材炮製好壞收購,你們自己定價的。

還有抓藥的錢,大概比咱老家的時候要貴上三分之一的銀錢了。

至於看診費用,來藥鋪看診的都是收二十文錢看診費,藥錢另算。

去鎮上的大戶人家看診,都有封紅,這個不用我們管,要是去平民老百姓家種外出看診,文大夫、江大夫外出都是三百文錢一趟,大伯和周大夫都是兩百文一趟的。”黃紫蘇把這些日打聽到藥鋪的情況告訴她爺爺道。

“這麼說來,等明年咱攢夠錢了,還得上一趟縣上,去藥堂看看能不能夠買到一批藥材回來了。

要是買不上的話,那明年開春之後,咱家就要努力採藥下來,自己炮製自給自足了,不然的話,開藥鋪有大夫看病,沒藥材也不成的。”黃藥子想到了其中的關鍵道。

“以現在咱家賺錢的速度,肯定能夠存夠錢在鎮上租間鋪子開藥鋪的。

而且,鎮上藥古老採藥炮製好後,第一時間肯定是送到熟悉的萬安堂去,一般是不會送到不熟悉新開的藥鋪的。

關鍵沒藥材的話,這可不行,不能夠耽誤咱治病救人和營生。”黃芩皺著眉頭道。

“集思廣益,看大家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沒。”黃藥子朝一家子眾人道。

“沒藥材收,咱家一家子都上山採不就成了。”黃連想的有些簡單。

“人手不夠,咱家開了藥鋪的話,少說要一半人數都得留到藥鋪裡頭忙活看診、收錢,做雜事的。

剩下的那幾個人,採不了多少藥回來的,都跟不上賣出去的速度。”黃紫蘇搖了搖頭道。

“娘,要不花些錢顧村民給我們上山採藥去。”黃李氏朝她娘問道。

“這是個辦法,但是不太行。

第一,每種藥的用藥部位不同,難不成每種藥都教村民,教會了,他們又不給我們採藥又該如何。

第二,村民自家有田地,到農忙的時候,山裡頭的藥材,也差不多可以才下來炮製成藥材了,這兩者時間衝突了。”她大伯孃提的辦法不是不行,只是下下策,黃紫蘇是不太贊同讓村民去給她家採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