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錯,應該是童武所發。你明知董非平素好武,這麼做不過是將禍水引向董非,同時將自己的身份變成被害人,以矇混人們的視線。";
沈立質疑道:";蘇大人,你不要忘記,童員外那晚為向府衙稟報案情,曾被人在半路所傷,昏倒數日,還是你適才將他救醒。";
蘇軾:";不錯,這也曾讓本府感到困惑。如果,兇手真的要掩蓋真相,為什麼只是將員外擊昏,難道他不怕在員外醒來後,繼續向州府告發嗎?所以真相就是,他根本沒有被人擊昏,童員外一直都甦醒著,他在裝昏。這是他和童武放的又一個煙霧彈,為的也不過是進一步擺脫自己的嫌疑,將眾人的注意力引向董非。適才我用針灸把員外治好,其實,我根本沒有將針刺入員外的體內,只是在他的面板上按了幾下,員外的甦醒恐怕是怕我用第二個方法,刺他的足三里穴位,引起劇痛。這才'甦醒'。我這麼說對嗎?童員外。";眾人譁然。童員外的臉上也是直冒冷汗。
蘇軾搖了搖手中的銀票,轉向沈立:";沈大人,這千兩銀票,你上次在董非家挖地三尺都沒有找到,而今卻被輕易找到,大人不感到奇怪嗎?";
沈立啞口:";這。。。";
蘇軾:";你還記得我們一起去看員外時的情景嗎?";
童武對沈立:";聽說州府已將兇犯董非捉到,還望大人早日判處案犯,替我家老爺討回公道。";
沈立不耐煩地:";審案查兇乃州府之事,不須你等操心。";
蘇軾介面道:";兇犯是已抓到,只是尚無法對其治罪。";
童武:";為何?";
蘇軾:";尚缺少一樣證據。";
童武:";什麼證據?";
蘇軾:";千兩銀票。";
童武:";銀票?";
蘇軾:";對。那董非見財生異、謀財害命,都是為了錢,沒有這件最關鍵的證物,怕是無法對他治罪。";
童武:";如果一直找不到銀票,就永遠不能定罪嗎?";
周聰醒悟:";蘇大人是故意將這話說給他們聽。讓他們得知判處董非還差罪證銀票之後,才將銀票藏匿到董家。";
蘇軾:";不錯,對員外的種種猜想,只是猜想,我必須要找到證據來證明。而員外的計劃周密,從表面來看,找不到直接的證據。所以,我採取了打草驚蛇,敲山震虎的策略。";
蘇軾笑笑:";那也不必,只要找到其它證物,一樣可以治辦兇手。";
沈立:";什麼證物?";
蘇軾故意賣起關子,微笑不語。
沈立急道:";蘇大人,你倒是快說呀。";
蘇軾:";剔骨刀!我在那把刀上發現了重要線索。";
童武:";什麼線索?";
蘇軾:";手印,那刀把上留著的血手印乃是一隻左手的手印,兇手左手持刀殺害張三元,所以血印留在了上面,兇手必是慣用左手之人。";
周聰驚道:";左撇子。";
蘇軾:";而且不巧,蘇某發現此屋中正有人慣用左手。";
蘇軾:";本官正想要看看,員外在得知自己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