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停穩,還沒等姚磊下車。已經下車的王玉成又是屁顛屁顛跑過來,親自給陳寧開啟了車門。王玉成就是這個樣子,陳寧也懶得說他了。
下車後,早已等候著的程家鎮的書記和鎮長,連忙走上前來,恭恭敬敬地叫道:“陳書記。”
王玉成在一旁指著其中一個瘦高個介紹道:“陳書記,這位是程家鎮的黨委書記江家明。”接著又指著戴眼鏡的介紹道:“這個是鎮長郭玉山。”
陳寧微笑著分別跟他們握了握手。這是陳寧到瀛洲上任後,第一次來到下面的鄉鎮,程家鎮的黨委書記江家明和鎮長郭玉山都顯得挺激動的,兩人都是雙手握著陳寧的手。連連表示歡迎陳書記到程家鎮來指導工作。陳寧也是微笑著跟他們兩人一一寒暄了一番。
重新上車後,程家鎮的車打頭。帶領著兩輛車往東灘駛去。通往東灘的是一條狹窄的水泥路,開上這條路,陳寧的眉頭就已經皺起來了。旅遊景點,除了風光秀麗外,講究的就是要交通方便。瀛洲作為一個島,在大交通方面已經是非常不便了,但是通往島內最大的一個旅遊景點的道路竟然這麼差,也怪不得來的人少。
好在這段路不是很長,十分鐘不到,車便在瀛洲島最東端的大堤下停了下來。
大堤足有十幾米高,下車後,陳寧在眾人的簇擁下,拾階登上了大堤。一塊巨石矗立在大堤上,上面鐫刻著“東灘溼地”四個大家。
“陳書記,這就是我們瀛洲的東灘溼地。”程家鎮的黨委書記江家明在一旁向陳寧介紹道。
陳寧點了點頭,展眼向遠處望去。大堤之外是茫茫地一片蘆葦蕩,一眼根本就望不到盡頭。黃黃的一片,跟天際連在一起。遠處不時的有水鳥在蘆葦蕩上掠過。
“陳書記,這裡也是長江的入海口。”王玉成也湊到陳寧的面前,介紹道。
站在大堤上,呼吸著海邊清新的空氣,展望著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陳寧顯得心胸立刻寬廣了很多。就連自己面前的王玉成也顯得不那麼討厭了。
“這裡離海邊還有多遠?”陳寧興致很高地問道。
“陳書記,退潮的時候,這裡離海邊要將近十公里。每月天文大潮孔來的時候,還是可是一直要漫到這裡。”非常熟悉情況的徐世華連忙在一旁介紹道。
“十公里?怪不得一眼望不到邊呢。”陳寧不由地驚歎了一聲。
“陳書記,我們東灘溼地,東西十公里,南北十三公里,曾半櫥圓形。足有一百多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大的溼地。也是候鳥主要的越冬棲息地。每年冬季有數百種類的鳥都會飛到我們這裡的越冬。”徐世華在一旁頗為自豪地介紹道。
陳寧也是一臉笑意的點了點頭。在大堤上走了一圈之後,陳寧馬上又現了一個問題,東灘溼地很大。這裡的空氣、景色都是一流的。但是遊客來這裡觀光的時候,總不能象自己這樣在大堤上走一圈吧。
“王縣長,這裡你準備怎麼搞?”既然王玉成向自己開口要三千五百萬的資金,他的心裡應該有數。陳寧停下腳步,看著王玉成問道。
聽到陳寧問,王玉成顯然成竹在胸,連忙笑著回答道:“陳書記。這個東灘溼地是我們瀛洲最大、風光最美、也是最容易吸引遊客的景點。我是這麼想的,先把從市級公路通到這裡的道路重新修過,標準最起碼要達到縣道的水平。
大堤下面再修一個停車場,讓遊客能直接把車開到大堤下面。”接著王玉成又指著大堤外茫茫的蘆葦蕩,說道:“另外從這裡一直延伸出去建一座五公里左右的木棧道。每隔二百米修一叮亭子。讓遊客走進蘆葦蕩,去體驗人在溼地的感覺。而且到了冬季還能有機會近距離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