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裁衣製鞋(第2/2頁)
章節報錯
鞋面放置一旁,等著幾個婦女縫製包邊。
柳二舅拿出新做好的鞋底夾子、錐子和粗硬的針和先前搓好的麻線,準備納鞋底。
鞋底夾子由簡單的兩塊木板和兩根木條組成,兩塊木板呈三角形結構,木板中間開有長槽,兩根木條起到緊固連線作用。
使用時,只需將上面的木條輕輕地往上一抬,讓木板張開“嘴巴”,把放五雙鞋底放平整,再下壓木條,兩塊木板就被收緊並夾住鞋底,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鞋底夾子呈三角形,所以穩定性非常好。
納鞋的時候,夾子放地上,人坐在矮凳子上,用雙腿壓住夾子兩邊的支架橫杆,夾子就不會來回晃動,輕輕把下方的橫軸轉動到凹槽內,上方的口子就能緊緊地咬住鞋底。
三角形的夾子穩定性非常好,可以直接放在地上。
納鞋的時候,用雙腿夾住夾子兩邊,夾子就不會來回晃動。
這時候雙手就解放出來,一手握著錐子,一手帶上頂針,頂住鞋底,用力地把五層鞋底扎穿,再用粗硬的大針,開始穿針引線。
一隻手拿針,順著錐子紮好的孔穿過去,另一隻手則需要把穿過的線拉得緊緊的,用平針針法,把幾層鞋底牢牢底固定住。
一雙鞋底要反覆做這樣的動作,一直將整個鞋底面縫完,大概需要紮上一兩千個孔,縫上一兩千針。
,!
這倒是個力氣活,適合男人做。
五個青壯男人人手一個鞋底夾子,共用兩個錐子,從早到晚地戳著鞋底,手指都快磨出泡了,一人一天頂多也才納好一雙鞋底。
林秋緣光是看著都覺得手疼,她倒也是頭一回看納鞋底,大為震撼。
鞋底納好,便是幾個孩子最:()逃荒被丟下,我選擇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