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它就是一個以稜堡為基準的建造物,這樣的城市在歐洲就代表著麻煩,就算是用充足的兵力和炮火去包圍和進攻它,也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和付出重大的代價才能攻克。

但是現在的中國人……

火箭彈的威力超乎了這個時代人的想象。

旁觀的英國人想到了自家手中的印度火箭,那可真是爛銅與黃金的對比。

就像原時空中的阿片戰爭,同樣是槍炮,滿清手中的槍炮與英國人手中的槍炮,那就有著質的差距。

驕傲自大的‘天、朝上國’在阿片戰爭中吃足了苦頭,也第一次認識到了洋人的強大。現在的歐洲人也是如此。

現在的大板鴨就是這麼個角色,這個歐洲的前霸主,就算沒落已經許多年了,也依舊是歐洲不可小視的一股勢力。它現在在正式的戰爭中被非白人國度打擊的如此悽慘,這還是奧斯曼帝國沒落之後,歐洲文明的第二次失敗。

第一次失敗不是在國姓爺手中。當初荷蘭人在灣灣的實力根本不能同眼下的呂宋之戰相比。同樣第一次也不是康麻子的雅克薩之戰,後者都算不上是戰爭,那只是一場衝突。第一次失敗是陸地上的俄國人,步兵和騎兵的戰鬥中,後勁不足的俄國人擺在了新興的中國人手中。可是對比荒涼空曠的西伯利亞,呂宋在整個歐洲的名頭更大,海戰的意義也更大,所以這產生的影響力也會更加巨大。

在海陸兩個戰場都證明了自己實力的中國人會成功取代奧斯曼帝國成為一神世界之外最強的國家,在歐洲人的眼睛中,整個世界除了一個天方之外,必會再真正的多出了一個東方的古老文明。

後者在歐洲人的眼中已經不再是隔著一層的‘非真實’存在了,而是關係著他們利益的真實威脅。

一句話,中國海上艦隊的這種作戰模式,歐洲哪個國家能夠抵擋?約翰牛還是高盧公雞?亦或是喜歡游泳的北極熊?(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二章 滅亡馬來之二十一條

就在馬尼拉的西班牙王城降下了西班牙旗幟的時候,一抹紅旗也插在了宿務碼頭上。

空氣中瀰漫著濃重的硝煙味道,大火已經熄滅的宿務城還冒著滾滾黑煙,垂首喪氣的西班牙軍隊在繳槍之後被一群端著槍的陸戰隊士兵圍在了碼頭一角。往日作為呂宋第二大城市的宿務城中,黑色的濃煙和哭泣聲更是緊緊地攪在一起,分都分不開。

等來了後援部隊的葉廷洋,帶領船隊始終飄在宿務島的東段海域,而水師的陸戰隊主力先拿下了只剩一個空殼的卡爾卡爾,這座城市位於宿務島的中段,東側不遠就是宿務城。

水師陸戰隊從陸地上發起進攻,要直接奪取宿務城。大板鴨海軍無奈之下選擇了逃走。

突破口就放在了葉廷洋所在的東段海域,他們明顯是想向北進入米沙鄢海【島間海】。雖然後者沒有較大的港口可供艦隊停靠,但這裡卻四通八達,東西南北全是出路。

他們不敢往宿務島的西端海域,也就是保和海峽去闖,因為那裡明顯有著大批中國水師戰艦。而東段的葉廷洋部分,雖然有了後續戰船編入進來,總體上還是一個小艦隊。

宿務西班牙海軍艦隊就是以三艘三級風帆戰列艦為核心,四艘四級風帆戰艦為肌肉,配著諸多三桅、雙桅戰船,還有幾艘武裝商船和運輸船,在一個黃昏的時候直衝出了宿務港。

三艘三級風帆戰列艦四艘四級風帆戰艦為核心的艦隊,對於任何海洋國家來說都已經是一支不能忽略的戰鬥力量了。可這樣的一支力量面對數量、噸位遠遠不及自己的中國分艦隊,最大的目的卻是逃脫,西班牙海軍的最大目的是逃出生天,轉向南面的巴達維亞去。

就算以‘繳械’的名義停靠在巴達維亞,也比被中國人俘虜或是擊沉在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