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且造船水平不低,海軍力量也不低。
俄羅斯人新成立的黑海艦隊固然是伊斯坦布林的一大威脅,但在黑海海域,奧斯曼人也並不懼怕俄羅斯人。相對於俄羅斯的軍艦,奧斯曼海軍戰艦的航速還要更快一些。
可是造價高昂。
同樣一艘70炮的三級戰列艦,英國的單艦造價只需要6。5萬英鎊,俄國人需要7。5萬到8萬英鎊,那麼奧斯曼帝國的造價就能達到九萬英鎊。
而中國呢?
中國對外出售的三級戰列艦,單價才200萬華元,也就在6。5萬英鎊左右。
雖然中國的戰艦建築材料中沒有橡木,可是杉木也不比橡木差多少。中國人造船,多是以杉木、柏木和松木為主,除非是特意要求加錢,否則中國人很要用柚木去造船。
後者更多是被中國人造成傢俱。
對比西方戰艦所需的大量橡木【夾雜松木】,中國戰船的實際造價要低很多。西歐、中歐的橡木早就被砍伐的差不多了,約翰牛要造軍艦,所需要的橡木不是從美洲運來,就是從北歐瑞典購入。
所以中國出品的三級戰列艦看似標價不高,實際上的利益卻很大。200萬絕對不是成交價,真正的價格是可以在談判中一點點磨蹭的。
賽利姆此來中國的軍火採購款項高達一百萬英鎊,也就是近三千萬華元,除了大批的二手槍炮外,他還會從中國打包帶走一支艦隊。三級戰列艦至少要四艘,還有大量的輔助艦。(未完待續。。)
第八百二十六章 無窮盡的——優越感
“這就是手工作坊和工業體系的差距!”
賽利姆此刻內心的感慨如果被陳鳴知道了,陳皇帝絕對會這般自豪的說。
不管是槍炮軍刀製造,還是戰艦造船,這都是一個體系。只要各方面組織得當,那必然會大大的壓縮軍工成本,而反之則必會出現造不如買的現象。就比如眼下的奧斯曼帝國,也比如原時空位面的清末。
英國人制造一艘三級戰列艦需要6。5萬英鎊的水分也不小,眼下可是英國政治**的巔峰期,怎麼可能不**呢?在大不列顛的貪官們也跟其他地方的貪官沒什麼兩樣,不管是什麼錢都有人敢摟,都有人敢去拿,製造戰艦的資金又如何?
只要保證了戰艦質量那就可以了。
如今英國人自己搞出了一個價格表單,從五六級巡航船到一級戰列艦,造價一目瞭然。但未嘗不就是給**劃出一個圈圈,省的那些蛀蟲們把戰艦的造價推高到突破天際。
而中國這邊就是另一幅樣子了。對外標價200萬華元一艘的三級戰列艦,實際造價一半都沒有,80萬都是高的,其利潤之高,利潤之大,是非常熘兒的。
而三級戰列艦單艦造價能夠達到9萬英鎊的奧斯曼帝國,內中蘊藏著多少水分,就更讓人咂舌了。
他們製造戰艦可沒有一定要用橡木的傳統,歐洲人都喜歡用橡木製造軍艦,因為橡木耐腐蝕、耐衝擊,還有遭到炮擊後飛散的木屑少的特點,這樣可以避免二次殺傷。所以英國、法國的橡樹都要被他們自己給砍光了,但奧斯曼帝國境內沒有大片的橡樹林,橡樹並沒讓奧斯曼人傾心;他們也不會用桃心木和柚木,更不用珍貴的檀木。奧斯曼用的是松木和杉木。雖然很多出產於北境,需要長途拖運到南方,但那也屬於國內不是?這造價水的過分哦。
賽利姆的計劃中,他會購入四艘三級戰列艦,四艘四級風帆戰艦,這是組成一支艦隊的基礎。然後是五級、六級風帆巡航艦十艘左右,外加幾艘運輸艦。最後再視餘款的多寡,再買入一到兩艘三級戰列艦。
英國人的四級風帆戰艦的造價只有一級戰列艦的四分之一,大約是2。5萬英鎊一艘,中國這邊的標價比2。5萬英鎊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