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貿易戰爭升級了

劉禪點了點說道:“那就是什麼都不做?”

“只需要做好現在的事情即可。”

“現在的事情?”

“新鹽、鑄錢、造紙、青花瓷、紡織,還有良田的重新分配,戶籍的重新制定。”

“卿之意是,無論外界如何變化,我們自己先把自己的問題處理好?”

“沒錯,臣正是此意。”李衡說道,“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復興漢室,不是等待對方犯錯,而是要有強大的軍隊和充足的物資保證,以及朝堂上下的和睦,只要滿足這些後,我們才能在機會來臨之時,給敵人致命的一擊。”

劉禪忍不住點頭起來。

“太祖高皇帝最開始是諸侯中非常弱小的一支,而項羽確實公認的天下霸主,但最後得到天下的卻是太祖,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

“因為太祖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當人能夠心平氣和地去接受本身的不足之後,才願意去真正面對我們所面臨的困難,然後再去尋找解決困難的辦法。”

“若是我們無法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會輕率地做出許多錯誤的決定,並沉迷在一種虛幻的自豪中,無法察覺到危機的來臨。”

劉禪忍不住繼續點頭。

連蔣琬也忍不住點頭,他剛才聽李衡一直在跟劉禪答非所問一樣的回答,為李衡捏了一把冷汗。

但現在聽來,李衡說的每一句話其實都是言簡意賅。

不僅字面意思傳達到了,連我們現在該用什麼的態度來對待這些事,也傳達到了。

意思就是,不要緊張,不要因為外界的一些變化,就自亂陣腳。

我們派人去恭喜孫權,這不僅僅是嘲諷孫權,我們還要拿出我們泰然自若的態度。

這種態度是給孫權看,給曹魏看,也給益州這些緊張得恨不得把蛋捏碎的二五仔看。

只有我們自己不亂,一切才能繼續下去。

蔣琬從李衡身上感受到了丞相的風度。

當年先帝去世,又剛經歷夷陵戰敗,南方局勢不穩,曹魏虎視眈眈。

諸葛亮臨危受命,那個時候先安撫內部的恐慌情緒,隨後說服眾人,對外重新和孫權修復關係,再擬定一系列的農業措施、官吏制度,制定律法,調和益州派和荊州派的矛盾。

這些說起來很簡單,但首先必須有一個條件:自身還有穩定的核心。

穩定的核心,來源於客觀、全面的認知。

“那朕再問最後一個問題,如果孫權趁機發兵,我們該怎麼辦?”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李衡說道,“我們下一個目標已經明確,取荊州,為了取荊州,朝廷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陛下心裡是清楚的。”

劉禪扁著嘴,沉思起來。

這一年多確實不太平。

放在以前,是絕對不會動鐔承那樣的大臣的,更不會動譙周、尹默那些的老臣。

他們可是迎過劉備的老臣。

“知道了。”劉禪嘆了口氣,“蔣卿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濟安已經說完了,臣沒有什麼要說的。”

“江州水師目前情況如何?”

“已經有三萬五千人。”李衡回答道。

“軍糧可有保障?”

“陛下放心,這一年多來,紙張買賣從孫吳那裡賺了一些,目前是夠的。”

“但孫吳現在自己有了造紙術。”

“新鹽。”

“朕還是擔心孫吳會對我們的錢幣進行封鎖。”

李衡又道:“臣正準備親自去一趟江州自貿邑。”

“如此甚好,卿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