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這個有諸葛亮重點引薦的年輕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12章 這個有諸葛亮重點引薦的年輕人
“這得何時?”諸葛瑾問道。
“今年應該會有一個勝負。”陸遜篤定道。
“難道天下局勢真的會變?”諸葛瑾面色有些嚴肅,喃喃起來。
天下已經分裂數十年,你方唱罷我登場。
而且此時距離劉備稱帝都已經過去十四年,三國鼎立之勢,誰都無法滅掉對方。
曾經多少次詭譎的戰爭,預示著某一方可能會退出這場角逐,但接下來的轉機,卻又讓三足鼎立牢不可破。
所謂的一戰定乾坤,在赤壁之戰前,天下人都是相信的。
自從攜兵百萬的曹操在赤壁大敗後,乾坤就沒辦法快速定下來了。
但是,這一次關中之戰,卻讓諸葛瑾有些看不懂了。
這仗是怎麼打成這個樣子的?
這數十年來,從來沒有一場戰爭,像這一次這樣打得時間如此之長。
而且怎麼看都不覺得要立刻分出勝負來的。
一方是遠征的蜀軍,一方是綜合實力最為雄厚的魏軍。
蜀軍擊敗了魏軍,魏軍持續增兵。
這麼看來,戰爭事態在擴大!
“局勢確實有變。”陸遜神色嚴肅起來,“你也想到了,從來沒有一場仗打成現在這個樣子,魏國持續增兵,雙方的傷亡人數會大增,這個時候,我們為何要摻和呢?”
“對了,今年的蠶絲準備得如何了?”陸遜又問道。
“都準備好了。”諸葛瑾說道,“準備了十萬斤運往益州。”
三國時期的某一種商品非常特殊,還是蜀錦。
蜀錦的原材料主要是蠶絲,蜀錦太受歡迎了,原材料也跟不上。
於是吳國就開始資助季漢。
《太平御覽》裡是這麼記載的:魏則市於蜀,而吳亦資西道。
意思是,魏國有錢人多,都紛紛買蜀錦,吳國則參與到這個產業鏈裡,給益州提供原材料。
漢吳兩國分工明確,大魏消費市場龐大。
當然,並不是說只賣給魏國,吳國公卿們也非常喜愛。
大家都開心。
陸遜提的蠶絲,就是賣給季漢的蠶絲。
“好好,仗要打,但錢也要賺,趁著蜀國和魏國打仗,我們既對蜀國賺錢,又對魏國賺錢,這樣敵方彼此削弱,我方不斷壯大。”
諸葛瑾突然說道:“我聽聞成都出現了一種新的紙。”
“新的紙?”
“可以書寫的。”
“那有甚?”
“如果可以源源不斷提供呢?”
“什麼?”陸遜愣了一下,沒反應過來。
“可以源源不斷提供,當然,我暫時還是道聽途說,從成都傳來的一些訊息,也不知真假。”
七月初十,李衡抵達漢中。
他在漢中拜見了漢中郡太守王平之後,便迅速起身繼續趕路。
直到七月底,才從漢中抵達成都。
七月二十九日,李衡受到了劉禪的召見。
李衡穿著官服,在內侍的帶領下,進入皇宮。
大殿內除了劉禪坐在中間,旁邊還有幾個大臣。
“臣參見陛下,恭祝陛下聖安。”行禮的時候,李衡忍不住看了劉禪一眼。
劉禪長得白白淨淨,才二十七歲就有點肥胖了,看來平時的生活過得很安逸。
“李卿免禮。”
劉禪注視著前面這個相父多次提到的李衡,很鄭重地說了一句。
他的聲音還是充滿了威嚴氣息的。
“謝陛下。”
“朕看過丞相的奏疏,知道你是一